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皖麦29小麦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摘要:皖麦 2 9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弱冬性 ,适宜本省淮北地区早茬中上等肥力水平地块种植。幼苗匍匐 ,叶色深绿 ,穗纺锤形 ,长芒 ,白壳 ,白粒 ,千粒重 4 1~ 4 6g ,蛋白质含量 12 36 %。高抗白粉、条叶锈病 ,对叶锈、纹枯、叶枯病等均有较好的抗病能力 ,中感赤霉病。抗干热风能力较好。适宜播期范围 9月 2 5~ 0月 10日 ,每公顷基本苗 180~ 2 10万。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系粗毛型安哥拉兔的选育

中国畜牧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 ,通过德系安哥拉兔、新西兰白兔两品种间杂交以及 10余年的继代选育后 ,成功地培育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皖系粗毛型安哥拉兔。该品系兔体型中等 ,11月龄体重、体长及胸围分别为 42 5 8.2 6g、5 1.85cm和3 3 .47cm ,且前期生长速度较快 ,5月龄体重相当于成年体重的 84.15 %。产毛量、粗毛率均较高 ,11月龄刀剪毛产量、粗毛率分别为 2 94.2 8g(折年产毛量 1177.12g)和 15 .94%。毛品质优良 ,11月龄刀剪毛毛纤维长度、细度、强度及伸度 ,粗毛分别为 11.5 5cm、47.0 4μm、2 8.43g和 47.3 3 % ,细毛分别为 7.3 6cm、15 .64 μm、4.83g和 45 .3 7% ,且采毛方式不限 ,既可刀剪又可手拔。繁殖性能适中 ,头胎产仔 7.2 1只 ,产活仔 6.82只 ,初生、2 1日龄及断奶窝重分别为 3 63g、2 2 44g和5 0 2 7g ,断奶成活率 91.72 %。

关键词: 畜牧学 选育 皖系 安哥拉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洲星”在部分农作物上使用效果初报

安徽农业 2003

摘要:1996年,我们承担了省第三期黄淮海综合治理区省级科技示范项目。为了依靠科技增效益,探索农作物增产新途径,我们在示范区作了高科技新产品——美国活性液体有机肥料“美洲星”在部分农作物上的试验示范,现将初步结果总结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鸭共生中鸭的生产管理技术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鸭共生技术示范推广报告

当代畜牧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种业发展品牌营销战略之浅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通过分析 ,认为提高安徽种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进行品牌营销 ,并介绍了进行品牌营销的途径

关键词: 品牌营销 安徽种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如何建立园林苗圃

安徽农学通报 2003

摘要:针对目前城市绿化苗木需求的发展趋势,提出合理建立各种绿化苗圃地,进行区域规划、管理利用,以收到一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 园林苗圃 绿化苗木 生态景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RAPD标记和SCAR标记(英文)

ActaBotanicaSinica 2003 CSCD

摘要:利用RAPD技术对水稻品种农林8号(含苯达松抗性基因Ben)和其突变体农林8号m(含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n)进行标记,从360个10bp寡核苷酸随机引物中筛选出5个引物产生的7个RAPD标记。经对多态性标记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再设计PCR引物,将其中4个RAPD标记OPG18/943、OPG18/972、OPD10/1248和OPF03/1198转化成SCAR标记SCAR/G18/883、SCAR/G18/890、SCAR/G18/919/948、SCAR/D10/1237、SCAR/F03/1186。通过对农林8号×农林8号...

关键词: 水稻 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 RAPD标记 SCAR标记

克氏螯虾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科学养鱼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酸钾与氯化钾混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在安徽沿江生姜产区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硫酸钾和氯化钾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钾肥可明显促进生姜的生长发育 ,株高、分枝数、姜块重显著提高。氯化钾更有利于生姜分枝数的增加 ,而硫酸钾能显著提高单枝姜块重。钾肥可显著提高生姜产量。钾肥混施既可增加分枝数 ,又可提高姜块重 ,所以生姜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施钾处理 ;钾肥混施既可改善生姜外观质量 ,又可提高内在品质。实际生产中应采取硫酸钾与氯化钾混施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钾肥的效应。

关键词: 生姜 硫酸钾 氯化钾 配施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