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安徽省水稻品种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及白叶枯病小种鉴定
《植物保护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安徽省白叶枯病菌小种组成及常用、备用品种对该病的抗性,用白叶枯病强毒性小种FuJ和YN24、中等致病力的安徽省优势小种AH以及弱致病小种YN7对安徽省常用及备用水稻品种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用鉴别品种IRBB5、IRBB13、IRBB3、IRBB14、IRBB2、IR24对安徽的白叶枯病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有3.5%的品种抗FuJ,15.4%的品种抗YN24,29.8%的品种抗AH;安徽省白叶枯病菌小种有R2、R5和R8,其中R5为优势小种。抗AH的品种可以用于安徽的水稻生产;生产中应防止FuJ和YN24等毒性强的菌株传入。
噻呋酰胺与戊唑醇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噻呋酰胺与戊唑醇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方法]用平皿菌落直径法测定噻呋酰胺与戊唑醇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病菌的毒力,并进行田间防效测定。[结果]噻呋酰胺和戊唑醇对水稻纹枯病病菌EC50值分别是0.139 3和0.135 6μg/ml,2种药剂的毒力相当;噻呋酰胺与戊唑醇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病菌增效系数(SR)为0.828 3~2.535 0,部分配比具有显著增效作用。按照增效配比进行田间防效验证表明,225~375 g/hm2的用量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可达88.04%~97.61%,高于2个单剂的防效。[结论]噻呋酰胺与戊唑醇按5:1的比例复配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噻呋酰胺 戊唑醇 水稻纹枯病 复配 联合毒力 田间药效
硝磺草酮在玉米上的残留研究
《现代农药 》 2011
摘要:研究了硝磺草酮在玉米植株、籽粒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及残留动态。结果表明,硝磺草酮最小检出量为0.3ng,在植株、籽粒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02mg/kg、0.01mg/kg和0.01mg/kg。硝磺草酮在植株中添加回收率为80.94%~89.0%,相对标准偏差为3.66%~12.54%;籽粒中添加回收率为78.11%~87.15%,相对标准偏差为3.95%~11.54%;土壤中添加回收率为81.27%~95.38%,相对标准偏差为4.25%~6.28%。植株中半衰期为5.6~6.8d,土壤中半衰期为10.4~10.8d。
吡虫啉在稻田水环境中的残留动态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了稻田水环境中吡虫啉的残留动态。[方法]田水样品采用二氯甲烷萃取,HPLC-UV测定不同田水样品中的吡虫啉残留量。[结果]田水中吡虫啉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9.69%~92.06%、标准偏差为3.01%~3.73%、变异系数为3.79%~4.46%,吡虫啉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9 g,在田水中最低检测浓度为0.005 mg/L。在安徽的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在田水中降解半衰期为4.4 d。[结论]10%吡虫啉乳油在稻田使用后,在田水中降解较快。
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对2种辣椒炭疽病菌联合毒力的测定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多菌灵与吡唑醚菌酯混配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毒力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多菌灵、吡唑醚菌酯混配对辣椒黑色炭疽菌和辣椒红色炭疽菌的毒力。[结果]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对黑色辣椒炭疽病菌EC50值分别是1.751 0、0.481 8μg/ml,对红色辣椒炭疽菌EC50值分别是1.163 4、0.496 5μg/ml。多菌灵的毒力小于吡唑醚菌酯;多菌灵与吡唑醚菌酯混配对2种辣椒炭疽病菌增效系数(SR)为1.18~2.57,部分配比具有显著增效作用。[结论]研究结果为防治辣椒炭疽病的有效混配杀菌剂的开发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多菌灵 吡唑醚菌酯 辣椒炭疽病菌 混配 联合毒力 增效作用
阿维菌素·丙溴磷复配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阿维菌素.丙溴磷复配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丙溴磷质量比例在1:60~1:160的范围里,复配剂都对稻纵卷叶螟有增效作用,其中最大增效比例为1:60。复配剂对稻纵卷叶螟有更高的防治效果,可替代部分高毒、高价位农药,并减少用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