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转Bt基因抗虫棉卡那霉素田间鉴定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转基因抗虫棉不同时期、不同叶片对卡那霉素不同浓度的反应及其与棉花抗虫性的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选取 4 000mg·L-1的卡那霉素液在棉花苗期、蕾期涂抹棉株倒二片平展叶最适宜,田间卡那霉素反应与田间棉铃虫发生实况结果吻合率高。说明棉花田间抗卡那霉素反应能够准确检测转基因抗虫棉,可以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的田间检测转基因抗虫棉的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FX株的分离和鉴定
《生物学杂志 》 2002
摘要:从自然发生的鸡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例采集病死鸡肾脏为材料 ,通过接种 9~ 11日龄SPF鸡胚尿囊腔 ,进行病毒的分离和传代 ,分离到 1株病毒 (FX)。敏感鸡人工感染后出现呼吸症状 ,剖检病鸡时大多鸡肾肿大并有尿酸盐沉积 ;病毒能致死鸡胚和产生侏儒胚 ;病毒能干扰鸡新城疫病毒LaSota株在鸡胚中增殖 ;病毒经电镜观察 ,其大小在 80~ 12 0nm之间 ,囊膜外有纤突 ;病毒经IBV单抗ELISA检测呈强阳性反应。研究结果初步表明 ,FX毒株为肾型IBV。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抗虫性鉴定技术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用卡那霉素进行室内棉苗及田间苗、蕾期 ,棉花抗虫性鉴定方法的研究 ,筛选其最佳鉴定浓度 ,同时对几个品种进行了抗虫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 :室内用含卡那霉素沙床培育的棉苗 ,其子叶不敏感 ,但对其胚轴伸长有很大影响 ;用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液点涂子叶 ,其子叶亦反应不敏感。田间苗蕾期用不同浓度的卡那霉素液点涂倒一叶 ,其叶片反应敏感 ,鉴定的最佳浓度为苗期 2~ 4g/L、蕾期 4~ 6g/L。对 5个品种进行抗虫性鉴定 ,1、2号品种抗虫性最好 ,3、5号品种抗虫性一般 ,4号品种不抗虫 ,结果与田间抗虫性表现调查结果一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 RAPD和微卫星标记对协优杂交稻及其亲本进行区别与鉴定(英文)
《中国水稻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 40 0个随机寡核苷酸和 40个荧光标记的微卫星引物对 ,对我国主栽的协优杂交稻组合及其亲本进行多态性分析。RAPD分析显示 ,40 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中 ,有 36 4个能够在供试基因型材料中扩增出肉眼可见的 DNA条带 ,其中 2 8个显示扩增的多态性 ,这中间 9个引物产生的 13条多态性条带具有清晰、易分辨的特点 ,可以在供试的水稻组合与亲本之间 ,以及杂交组合之间进行区别和鉴定。微卫星分析指出 ,40对荧光标记引物中 ,13对引物产生的 31条标记带 ,能够在供试基因型材料中显示稳定的多态性 ,且杂种表现为双亲的互补型。与 RAPD相比 ,微卫星分析具有多态性强、精确性高和重复性好的特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鉴定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微卫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