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安徽省马铃薯的研究与开发起步较晚 ,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品种老化 ,品质差 ,产量低 ;脱毒马铃薯面积小 ;科技投入少 ;商品率低 ,流通渠道不畅。笔者对发展安徽省马铃薯生产提出几点建议 ,主要是重视科技 ,加大投入 ;建立脱毒马铃薯扩繁生产线 ;加强马铃薯生产基地建设和输通流通渠道。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
研究
生产
安徽省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利用 1949~ 1998年统计资料 ,总结了安徽省耕地总量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特点 ,分析了耕地减少的原因 ,建立了耕地总量、人均耕地面积随年度变化的回归方程 ,对未来安徽省耕地总量及人均耕地数量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保护耕地资源的对策
关键词:
耕地数量
耕地预测
对策
安徽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 ,对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影响农民收入的主导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各因素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的关联序为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0 .96 5 4)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0 .95 94) >人均农业产值 (0 .9411) >牧业总产值 (0 .92 96 ) >农业总产值 (0 .914 2 ) >人均工农业总产值 (0 .90 2 9) >林业总产值 (0 .835 7) >渔业总产值 (0 .6 949)。最后对如何发挥主导因素的作用 ,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农民人均纯收入
主导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
安徽省
《茶业通报
》
2000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我省茶叶市场现状 ,针对性地提出了依靠优质、创新、快速取胜的销售对策
关键词:
安徽
茶叶市场
销售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密阳 2 3及协A×密 46(协优 10号 )对安徽省乃至我国的水稻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引进的 13 8份新品系中 ,多产稻、密阳 13 2等表现较为突出。此外 ,密阳引 7等表现出较强的恢复能力。多雌蕊等材料可为选育广亲和三系不育系提供基础材料
关键词:
韩国水稻
安徽
利用
《棉花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土层瘠薄 ,涵养水肥能力弱 ,多灾易旱 ,大部分地区植棉技术水平低 ,管理粗放 ,棉花单产低 ,植棉效益不高等状况 ,开展以棉花节本、高效为中心 ,进行包括棉花品种筛选、简化栽培、抗旱节水栽培、平衡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研究 ,最后将研究成果与已有技术组装配套 ,建立了以简化栽培、抗旱节水栽培为主体的节本高效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 ,该栽培体系在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推广应用已达5.8万公顷 ,棉花单产和植棉综合效益及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 ,节约了生产成本 ,为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探索出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棉花
旱地
丘陵
低成本
栽培
安徽省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针对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土层瘠薄 ,涵养水肥能力弱 ,多灾易旱 ,大部分地区植棉技术水平低 ,管理粗放 ,棉花单产低 ,植棉效益不高等状况 ,开展了以棉花节本、高效为中心 ,进行包括棉花品种筛选、简化栽培、抗旱节水栽培、平衡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研究 ,最后将研究成果与已有技术组装配套 ,建立了以简化栽培、抗旱节水栽培为主体的节本高效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 ,根据该体系提出了江淮丘陵地区棉花节本高效的综合栽培技术规范
关键词:
棉花
技术规范
节本高效栽培
易旱丘陵
安徽省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通过有针对性细致的分析 ,才有可能找出差距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本文就是带着这一意图 ,着眼于安徽在 2 1世纪全面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关键词:
安徽省
农业科技革命
限制因子
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本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述了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影响,说明中国的农业发展史即为中华农业科技进步史。具体地分析了农业科技现状,特别是安徽省农业科技成就,介绍了安徽省农业科技成果的典型范例。
关键词:
农业
科学技术
生物技术
现状
典型范例
安徽省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采用HAMBLIN的方法,利用1988-1997年安徽省玉米区试试验的产量数据,对我省玉米试点设置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灵壁,霍山,宣城,界首,阜阳,县,合肥这几个试验点设置较合理,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
玉米
区试点
设置合理性
安徽
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