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双极化双时相RADARSAT-2的冬小麦估产模型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CSCD
摘要:为了给农业部门提供准确的冬小麦产量评估,应用安徽省淮河流域4月底和5月初双极化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RADARSAT-2和该区域冬小麦收割前(5月底)试验田产量资料,应用不同拟合方法建立冬小麦产量和2个时相(4月底和5月初)后向散射系数关系的估产模型;选择其余试验田对其检验,优选出最佳的估产模型,实现冬小麦大面积估产。结果表明,经计算得到了超过80%精度的估产模型和冬小麦较准确的估产结果。说明在冬小麦收割前1个月左右应用SAR进行估产,这种思路和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RADARSAT-2 冬小麦 估产
星载SAR在涡阳县冬小麦测产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与应用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雷达遥感的全天候、全天时的优势,使之成为南方大范围农业信息动态监测的最佳遥感手段。应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RadarSat-2,选择安徽省涡阳县冬小麦产区进行测产研究。利用SAR的多极化特点(HH/HV/VH/VV),针对此卫星影像比较选择VV极化,并在试验田取样,获得试验田产量,从而建立产量和后向散射系数关系的线性测产模型,在提取冬小麦种植区基础上,应用此模型对冬小麦进行大面积产量测产。通过计算,得到了超过80%精度的测产模型和冬小麦较准确的测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小麦收割前一周左右应用SAR进行测产,从而为农保提供服务,这种思路和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RadarSat-2 冬小麦 测产
2002年-2011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发表论文统计与分析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2013
摘要:以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索引》为统计源,对2002年-2011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在国内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发文量和被引量、院属单位发文统计以及排名前20位的发文作者、被引论文、被下载论文等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客观反映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论文产出情况及学术水平,为管理部门的科研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农业多媒体素材元数据标准模型的设计与应用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 2013
摘要:从农业多媒体素材的多媒体表现形式、资源类别、农业科技属性等特点入手,基于LOM模型,参照中国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研究了农业多媒体素材元数据模型和各层的描述框架,并设计农业多媒体素材库的构建方案。
“新三农”科技与知识全媒体资源建设的研究
《农业灾害研究 》 2013
摘要:根据全媒体时代"新三农"背景下农业科技与知识的社会需要,在考量过国内外资源库元数据技术标准、资源终端封装技术标准后,从适合远程教育、"三网三屏多终端传播"出发,提出了"新三农"科技与知识资源建设方案,包括5项研究内容:1资源的内容格式标准和终端封装技术研究;2多媒体新型农业科技与知识资源库建设;3多媒体农业科技与知识资源云服务平台建设;4农业科技知识学习辅导师资队伍建设;5农业科技与知识资源应用示范。描述了本项目实施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给出了资源建设的实施机制和建设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提高皖西白鹅公鹅养殖效益的关键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皖西白鹅公鹅进行适期阉割,并配合实施人工强制换羽技术对其采绒量、羽绒品质和体重的影响。[方法]在同一鹅群中分别选取90、100、110、120、130、140日龄的皖西白鹅公鹅,分6组进行阉割试验;另设1组作为对照。每组公鹅60羽。测定皖西白鹅的产绒量、绒朵数及体重等,并计算各日龄鹅的平均增产情况。[结果]经过连续6年的试验,阉割后公鹅的采绒量增产显著;羽绒品质提高至最高级别的串串绒级,比普通鹅绒的价格高70%以上;公鹅体重增加明显,平均增重在1 000 g以上;阉割日龄对阉割后公鹅的增重指标没有直接影响。[结论]在皖西白鹅公鹅120日龄时进行阉割是最佳时期。通过阉割配合人工强制换羽技术,不但可使公鹅性情变得温顺、便于管理,而且阉割后的公鹅生长发育快、体型增大,可连续采绒3年。
《虚拟“马、牛、猪”骨骼学习软件》的研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国内农业院校的教学用动物标本数量远远无法满足教学需要,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介绍了《虚拟"马、牛、猪"骨骼学习软件》的制作过程、主要功能及其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今后的畜禽解剖学教学、科研提供帮助。
关键词: 虚拟“马、牛、猪”骨骼 学习软件 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