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荸荠白禾螟发生规律及防治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研究了荸荠白禾螟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结果表明该虫以幼虫越冬 1a发生 4代 ,6月份为第 1代 ,7月份第 2代 ,3~ 4代在 8~ 10月份重叠发生。防治该虫的指标和适期为 75 0头 /hm2 蛾日后 3~ 5d。天敌优势种群为稻螟赤眼蜂和螟卵啮小蜂。药剂筛选表明 ,由久效磷、高效氯氰菊酯组成的复配剂 1号 (33 .5 % + 1.5 % )效果最好。采取围歼秧田 ,重治 3代的策略 ,3a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将为害率控制在 1%~ 2 % ,并推广该技术 2 0 0 0hm2 以上。
我国卵菌病害化学防治概况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介绍了由卵菌引起的几类主要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现状、存在问题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卵菌病害的化学防治提出了一些建议
抗噻枯唑和抗叶枯净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的适应度比较
《植物保护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水稻白叶枯病噻枯唑抗性菌(Sa~r)和叶枯净抗性菌(P~r)的适应度(Fitness)特性进行了比较。当Sa~r和P~r与敏感菌(S)的等量混合物在植株上繁殖时,Sa~r和P~r竞争不过S,但P~r竞争能力较Sa~r强。Sa~r和P~r的致病力与S的无明显差异。但在离体保存时Sa~r和P~r易于丧失致病力。这种致病力的丧失是由于被保存的群体中低致病力的敏感菌比例上升所致,进一步说明Sa~r和P~r的适应度不及S。结果表明,白叶枯病菌抗药性菌适应度较差,在田间不易建立抗性群体,但不排除在高强度选择压力下也会出现抗性群体的可能。P~r在田间则比Sa~r易于建立抗性群体。
荸荠杆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描述了荸荠杆枯病的症状、形态、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药剂筛选结果表明:50% 果病克、36% 粉霉灵和多菌灵对该病菌有较好的效果。并制定出一套防治方法,经过1997 和1998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防病效果。
关键词: 荸荠杆枯病;生物学特性;流行规律;防治
36%粉霉灵等药剂对荸荠两种病原菌的毒力测定
《安徽农业科学 》 1998
摘要:试验用36%粉霉灵等多种药剂对荸荠两种病原菌进行室内药效筛选及离体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6%粉霉灵对这两种病原菌的毒力最强,抑菌效果最好。
关键词: 毒力测定;荸荠;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