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Phytoplankton(模糊匹配)
17条记录
安徽城东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生态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城东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健康状况,于2016年7、8、9、10、11、12月及2017年10、11、12月对城东湖浮游植物及水质理化指标进行调查分析.鉴定浮游植物8门, 56属, 106种(含变种).其中以绿藻门种类最多,为25属50种,占总种类数的47.17%;硅藻门次之, 13属23种,占21.70%,绿藻和硅藻类物种在城东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中处于优势地位;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为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Melosira granulate var. angustissima,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分歧锥囊藻Dinobryon divergens.2016年及2017年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月平均值为6.743、 5.840*104 cells·L-1,相对应的生物量为0.884与0.526mg·L-1;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Pielou指数分别为0.627-3.830,0.741-4.118,0.247-0.975,平均值分别是2.029,2.193,0.714.RDA分析显示,影响城东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透明度、总碱度、溶氧等.水质评价显示,城东湖水质处于α中污染,营养水平为中营养状态.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冗余分析 水质评价 城东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龙湖冬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水生态学杂志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究青龙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水环境影响因子,确定水体营养化现状,于2016年12(冬季)对青龙湖10个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丰度与生物量以及水质理化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冬季青龙湖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17属、50种(含变种),硅藻和绿藻是青龙湖浮游植物优势类群,浮游植物种类组成表现为硅藻-绿藻型;优势类群为硅藻门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M.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螺旋变型(M.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 f.spiralis)及蓝藻门类颤鱼腥藻(Anabaena oscillarioides)、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优势种在各采样点分布差异不明显.冬季浮游植物丰度均值为6.71*10~4个/L,生物量均值为0.07 mg/L;各采样点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与Pielou指数分别为0.98~2.31、0.61~2.37及0.19~0.84.冗余分析(RDA)表明,pH、溶解氧、溶解氧饱和度、水温与氧化还原电位与青龙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关系最为密切.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评价水质结果为中度污型水平.

关键词: 青龙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环境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太平湖浮游生物调查与鲢鳙鱼产力评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4年1-10月调查太平湖4季的浮游生物状况,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56属89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总种数的39.33%),其次为硅藻门(22.47%)、蓝藻门(16.85%);浮游植物各季节生物量为0.69~4.26 mg·L~(-1)、平均生物量1.86 mg·L~(-1);浮游植物各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07~1.66,Pielou均匀度指数0.53~0.71。共采集到浮游动物20科40属52种,其中原生动物7种、轮虫27种、枝角类12种、桡足类6种。浮游动物各季节生物量范围为0.67~1.68 mg·L~(-1)、平均生物量1.17 mg·L~(-1);浮游动物各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89~2.15,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41~0.73。综合判断太平湖水体为中营养化状态。根据太平湖浮游生物调查结果估算其鲢、鳙鱼产力分别为1 348 t和1 922 t。

关键词: 太平湖 浮游生物 鱼产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5年淮河干流安徽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湿地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5年1月、4月、7月和10月,在淮河干流安徽段的5个重要河口,进行了浮游植物和水环境野外调查,研究了该河段水体的理化性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研究该河段浮游植物多样性;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显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22科35属57种(包括变种),其中,有绿藻门14属23种,占浮游植物物种总数的40.35%;硅藻门9属16种,占28.07%;甲藻门3属3种,占5.26%;蓝藻门4属8种,占14.04%;裸藻门3属4种,占7.02%;隐藻门2属3种;占5.26%。浮游植物优势种为卷曲鱼腥藻(Anabaena circinalis)、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Melos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和盘星藻(Pediastrum biradiatum)。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变化显示,蓝藻门物种的细胞丰度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绿藻门,其相对丰度分别为48.74%、28.37%,其细胞丰度都在7月最大;生物量分析结果显示,绿藻门物种的相对生物量最大,其次为硅藻门物种,相对生物量分别为49.50%和20.11%。该河段浮游植物的总细胞丰度和生物量分别是1 417.42×10~4cells/L和9.410 mg/L。该河段浮游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小的趋势。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为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水温、叶绿素a含量和硝态氮含量等,同时,不同河段的水流流速和采砂船作业、生活船坞的严重干扰也影响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与2012年相比,2015年淮河干流安徽段的浮游植物物种数量明显减少,但是以绿藻和硅藻为主的群落结构没有改变。根据浮游植物生态指标的水质现状评价结果表明,淮河干流安徽段的水体污染水平为β-中污染与α-中污染之间水平。该河段蓝藻门物种的细胞丰度最大,表明水体的水质已经恶化。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质 淮河干流安徽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州七浦塘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分析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5

摘要:2011年9月对苏州阳澄湖与长江水体交换主河道七浦塘共10个点位的浮游植物群落、环境因子进行调查与监测,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样品中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7属113种,其中绿藻门、硅藻门、裸藻门及蓝藻门种类较多,分别占总种类数的51.33%、17.70%、15.04%和10.62%。优势度分析表明,绿藻、蓝藻及硅藻为该流域优势种类,其组合与水平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性。方差分析表明,从阳澄湖经七浦塘河道至入江口,浮游植物丰度在空间上差异显著(F=3.83,p=0.03),主要水质环境因子指标值也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水温(WT)和总氮(TN)、氨氮(NH3-N)、总磷(TP)及高锰酸盐指数(CODMn)是影响七浦塘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根据优势种组成判断研究区域水质为富营养型水体。

关键词: 典范对应分析 环境因子 浮游植物 七浦塘流域 苏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季和夏季巢湖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营养盐水平增加,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亦发生较大改变[1,2]。巢湖是长江北岸的一个大型浅水湖泊,不断接纳来自合肥市和肥西县等地区的大量生产和生活污水,近年来出现水质急剧下降、蓝藻水华频繁暴发的情况。目前针对其浮游生物,尤其是藻类群落结构变化,已有不少报道[3,4]。早在20世纪50年代,陆艾五[3]首次科学记载了巢湖蓝藻水华(湖靛)的主要种类,即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Kützing为主,并伴有少数鱼腥藻Anabaena。至21世纪初,Deng

关键词: 巢湖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群落演替 典范对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浪湖夏末浮游植物优势种群调查及水质综合营养评价(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

摘要:[目的]对白浪湖夏末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进行调查,并对其水质进行综合营养评价。[方法]于2011年9月对白浪湖进行一系列水质调查和浮游植物采样,共设置4个采样点,对总氮、总磷、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高锰酸盐指数等进行检测分析,并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一步对水质因子进行营养评价。[结果]白浪湖水域pH值为8.57中性偏碱,水体透明度平均为0.4m,溶氧较高,总氮含量较高,平均为3.043mg/L;综合营养指数评价属于中度富营养化,从各评价因子TLI来看,对白浪湖富营养化贡献最大的是透明度、叶绿素a、总氮,其次是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经统计分析白浪湖浮游植物平均重量生物量为6.442mg/L,平均数量生物量为146.46×104个/ml,优势种有8种,分别为中华尖头藻、席藻、平裂藻、栅藻、四角藻、黄丝藻、针杆藻和蓝隐藻。[结论]该研究为白浪湖的环境保护与渔业生产提供了数据资料。

关键词: 白浪湖 综合营养评价指数 浮游植物 优势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