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
》
2003
CSCD
摘要:采用多种相关分析方法 ,研究了 66个抗虫杂交棉F1 代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以及纤维品质等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抗虫杂交棉产量构成因素中 ,衣分和单株结铃数对籽棉、皮棉产量的作用最大 ,而单铃重对产量的影响较小。产量与纤维比强度和麦克隆值均呈正相关 ,抗虫杂交棉仍然存在纤维长度、强度与细度不协调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与生育性状的相关性 ,并提出相应的抗虫杂交棉选育和栽培技术
关键词: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农艺性状
抗虫杂交棉
《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通过对 65 0 0 2进行栽培实验 ,可知提高氮素水平和栽培密度可有效提高有效穗数。产量构成因子中单位面积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作用最大 ,而千粒重作用非常小。要使 65 0 0 2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是适当提早播种 ,提高氮素水平 ,栽培密度则要求不严格
关键词:
水稻
两系杂交中籼
65002
相关系数
通径分析
栽培措施
《中国蔬菜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17个安徽乌塌菜地方品种,对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叶片宽、叶柄厚、叶柄长及叶片长具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6674**、0.5479*、 0.5478*、0.4899*.单株产量与叶柄宽、叶片数的相关未达到显著水平.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宽、叶片数、叶柄长是影响乌塌菜产量的关键因素,其中叶片宽、叶片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
关键词:
乌塌菜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大麦科学
》
1999
摘要:根据12个多棱饲料大麦品种(系)在合肥地区两年的品比资料,对产量结构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认为品种间产量的高低,取决于总数的多少,分蘖成穗率高是增加穗数的主要因素。在株高,穗长和生育期3个性状中,穗长是影响千粒重的主要因素。文中还就合肥地区多棱大麦育种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多棱大麦
农艺性状
通径分析
育种
《毛皮动物饲养
》
1994
摘要:利用通径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对皖系粗毛型长毛兔选育群的11月龄产毛量及有关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5、8、11月龄产毛量分别为160.20±7.61克、187.49±11.12克、206.53±7.92克.直接影响11月龄产毛量最大的性状是11月龄体重,其相关和通径系数均较高(r_(yx)_7=0.4953,P_(yx)_7=0.3855);其次为8、5月龄产毛量;间接影响最大的性状是8月龄体重.
关键词:
皖系粗毛型长毛兔
产毛量
通径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用5个粳型光敏核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配制24个组合(缺失一个组合),单行种植,重复3,,按NCⅡ设计,估算配合力和有关方差,并按逐步剔除法作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单株产量贡献大的性状依次为每穗实粒数、单株有效穗、千粒重和结实率.就一般配合力而言,_(7001)S、_(6085)S、轮回422的单株谷重,每穗实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最高,所配组合的产量及实粒数也高.M_(105)S、皖恢9号的有效穗一般配合力及特殊配合力方差均高,所配组合易获多穗._(5088)S、M_(105)S、4859所配组合的千粒重高.就特殊配合力来说,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最高的组合为5047×皖恢9号,其次是M_(105)S×培C_(115),结实率的特殊配合效应最高的为_(6085)S×轮回422和_(7001)S×皖恢9号.从组合产量优势看,有22个组合超过鄂宜105,5个组合超过当优C堡,其中2个是_(7001)S配组,3个是轮回422配组的组合.
关键词:
杂交粳稻
两系法
配合力
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