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优质(模糊匹配)
37条记录
优质抗病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985的选育及应用

中国稻米 2019

摘要:徽两优985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1892S与自育大粒、抗病恢复系9Z007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株高适宜、高产稳产、耐肥抗倒、抗性较强、米质上等、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17年7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本文总结了其选育经过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两系杂交籼稻 徽两优985 优质 抗病 选育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熟晚粳新品种华粳40的选育及高产栽培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华粳40是以晚粳M1148为母本、自育的粳稻中间材料M1(武运粳8号/镇稻9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17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的株叶形态协调、稻米外观品质及食味品质优良、丰产性好且稳产性好、生育期适宜、抗倒伏、抗稻瘟病、分蘖能力强、穗大粒多,比较适宜在安徽省双季稻区作晚粳推广种植。介绍了其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等,以期大面积推广该品种。

关键词: 优质 选育 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 中熟晚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南地区小果型西瓜优质高产密植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摘要:总结了山南地区小果型西瓜优质高产密植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和催芽、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西藏山南地区小果型西瓜优质高产密植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小果型西瓜 栽培技术 优质 高产 密植 西藏山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南地区小果型西瓜优质高产密植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8

摘要:总结了山南地区小果型西瓜优质高产密植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和催芽、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西藏山南地区小果型西瓜优质高产密植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小果型西瓜 栽培技术 优质 高产 密植 西藏山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H344S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H344S是以1892S为母本、以广占63S为父本杂交,经过7年12代系谱选择育成的育性稳定、败育彻底、育性转换临界温度较低(23.5℃)、株叶形态好、穗大粒多、抗性较好、米质优、配合力高、异交结实率高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2012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

关键词: 籼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H344S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两优669的选育及应用

中国稻米 2013

摘要:两优669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自育恢复系R669与自育两系不育系5306S组配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稻米品质优、产量较高、生育期适宜等特点,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两系杂交中稻 两优669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H175S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H175S是以1892S为母本,广占63S为父本杂交,经过7 a 13代系谱选择育成的育性稳定、败育彻底、育性转换临界温度较低(23.5℃)、株叶形态好、穗大粒多、抗性较好、米质优、配合力高、异交结实率高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2011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

关键词: 籼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H175S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培育籼型优质光敏核不育系绿敏S。[方法]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广占63S为母本,与含苯达松敏感基因的农林8号M系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2007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结果]绿敏S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00%,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分别为99.84%和99.97%;不育起点温度较低(23.5℃),在合肥稳定不育期30 d以上;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达60.00%以上;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分别为中抗和感;米质优,5项主要指标达国标GBPT 17891-1999优质稻谷1级标准;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其中,绿敏S/L24于2008年通过了安徽省续试。[结论]为选育优良的籼光温敏核不育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籼稻 苯达松敏感 光温敏核不育系 绿敏S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麦55高产优质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及优化方案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化淮北地区皖麦55实现高产栽培的农艺措施方案。[方法]以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皖麦55为材料,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基本苗、基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和拔节期追氮量5项农艺措施对其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籽粒产量、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的回归模型。[结果]氮素运筹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密度;依据籽粒产量、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的数学模型,确定淮北地区皖麦55实现高产栽培的优化农艺措施方案为:基本苗270.2~291.5×104株/hm2,基施氮量142.6~154.0kg/hm2,施磷(P2O5)量112.9~127.1 kg/hm2,施钾(K2O)量115.9~131.8 kg/hm2,拔节期追氮量76.1~85.0 kg/hm2。[结论]该研究为新品种皖麦55在淮北地区高产栽培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皖麦55 高产 优质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多抗黄瓤小西瓜“丽兰”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丽兰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2006年育成的优质多抗黄瓤小西瓜新组合。其熟性极早,全生育期81~83 d,果实发育期27~28 d。单瓜重2.5 kg左右,爬地栽培产量约52 500 kg/hm2,春大棚长季节栽培可达67 500~75 000 kg/hm2。植株生长势强,抗枯萎病、疫病、炭疽病。早春保护地栽培极易坐果,果实高圆形,花皮,黄瓤,瓤质细嫩多汁酥脆,中心含糖量12.5%~13%,中边糖梯度小,品质及口感极好。

关键词: 西瓜 丽兰 黄瓤 优质 多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