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李文才(精确检索)
18条记录
沿江棉区棉花高产综合农艺措施产量数学模型及优化方案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2

摘要:以氮、磷、钾、密度及果枝数五项农艺措施为决策变量,采取五因素二次回归旋转设计方案,经田间试验后进行计算机处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本文对因素效应和不同产量等级筛选出的优化方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棉区以密度和钾肥对产量影响最显著。≥75公斤/亩产量的优化方案为N10.45~11.05公斤/亩,P_2O_53.92~4.10公斤/亩,K_2O10.65~11.20公斤/亩,密度3410~3510株/亩,果枝数16.06~16.30台/株。

关键词: 棉花 高产综合农艺措施 数学模型 优化方案 沿江棉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不同施氮量对纤维品质影响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1

摘要:棉花施氮量的多少,对纤维品质有一定的影响.麦克隆值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呈负相关;比强度的均值与氮肥用量呈二次抛物线性关系;氮肥对2.5%跨长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棉花 施氮量 纤维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沿江棉区棉花高产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究

棉花学报 1991

摘要:试验以氮、磷、钾、密度及果枝台数5项农艺措施为决策变量,采用5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旋转设计,将其结果经计算机处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因素效应和不同产量等级筛选出的优化农艺措施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棉区以密度和钾肥对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皮棉≥75公斤/亩产量的优化方案有2077套,出现频率为66.5%,相应的农艺措施组合为:N10.45~11.05公斤/亩,P_2O_5 3.92~4.10公斤/亩,K_2O 10.65~11.20公斤/亩,密度3410~3510株/亩,果枝数16.06~16.30台/株。

关键词: 棉花 综合农艺措施 数学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望江县良种轧花防杂保纯经验

中国棉花 1987

摘要:安微省望江县是全国72个优质棉基地县之一。全县采用沪棉479良种,实现一县一种,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在轧花保纯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983~1986年共轧花保种422万公斤,一般纯度都在97%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硝酸还原酶的研究——棉花品种间硝酸还原酶活力与氮肥利用能力的关系

安徽农业科学 1985

摘要:棉花性状的表现,是体内一系列生化反应的结果.这些生化反应是受酶的调控的,而酶又是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硝酸还原酶(NADH:NRE.C.1.6.6.1,以下简称NR) 是植物体内氮素代谢的关键酶,与植物对外界NO_3盐的吸收利用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与作物耐肥性的相关性,在水稻、小麦、玉米中都得到证实,而对棉花这方面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报道. 本文在以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改进了棉花NR离体测定法,并以四个栽培棉种为材料,研究了NR活力与氮肥利用能力以及NR活力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后棉生育规律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84

摘要:我省棉田面积约500万亩,在全国居第六位,在南方八省市中占第三位,是主要产棉省之一.我省棉田按自然区划分为淮北平原棉区、江淮丘陵棉区和沿江棉区.这三大棉区的管理水平、耕作制度以及产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 首先从产量来看,近十年(1970—1979年) 的皮棉平均单产,沿江棉区为81.27斤,比江淮丘陵棉区的41.41斤高近一倍,产量高低差距较大. 再从耕作制度来看,淮北与江淮丘陵棉区多是一年一熟制,不能充分发挥土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棉两熟两肥不同套种方式的探讨

中国棉花 1983

摘要:我省沿江棉田面积13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棉田总面积的1/3。麦(油)棉两热套种面积约占90%以上,且套种方式较多。由于粮棉常年套种,土壤有机质逐年消耗得不到补充,土地也不能深翻熟化,造成土壤板结,肥力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沿江地区棉花施用磷肥的增产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1966

摘要:据近两年来的报道,不論在淮北低产地或淮南丘陵地,棉花施用过磷酸鈣都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但在沿江棉区施用过磷酸鈣还不大习慣,甚至有些人对其肥效还抱着怀疑态度。为此,我們于1964—1965年在貴池县农业局、烏沙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的配合下,先后进行过磷酸鈣的肥效調查,并在烏沙公社基点設置了施肥方法的試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現将調查与試驗的結果分述于下,仅作生产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