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本交笼养种鸡产蛋后期公母比例研究
《中国家禽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最佳公母比例并改善本交笼养殖工艺,试验研究了本交笼养种鸡产蛋后期不同公母比例对其产蛋性能、羽毛覆盖程度和抗体滴度的影响。800只体重相近的海兰褐父母代种鸡饲喂于三层本交笼,试验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笼。试验一组每笼饲喂6只公鸡和44只母鸡(6♂+44♀),试验二组5♂+45♀,试验三组4♂+46♀,试验四组3♂+47♀。测定各组试验鸡产蛋性能、羽毛覆盖程度和抗体滴度。不同公母比例对蛋重、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和母雏初生重有显著影响(P<0.05),特别是试验一组至试验四组的受精率呈下降趋势,并且试验一组的入孵蛋孵化率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5),对产蛋性能、死淘率和羽毛覆盖程度没有影响。此外,H5 AIV(Re-9)和NDV在各组公鸡血液中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本交笼养种鸡产蛋后期应适当增加公鸡数量。
四层层叠本交笼种鸡生长曲线拟合模型研究
《中国家禽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四层层叠本交笼种鸡最佳生长曲线模型,运用Logistic模型、Gompertz模型和Von Bertalanffy模型分别对海兰褐父母代种鸡育雏育成期(1~12周龄)和产蛋期(18~57周龄)体重进行曲线拟合和分析。结果显示:1~12周龄雏鸡(公雏和母雏)的体重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且公雏的体重生长速度快于母鸡。产蛋期母鸡体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但51周龄后出现波动。Logistic模型是最适合于拟合公雏体重的模型,Gompertz模型是最适合于拟合母雏体重的模型,而三种模型均可用于产蛋期母鸡体重的拟合。产蛋期母鸡的实际观测值以及拟合值均高于该时期母鸡标准体重上限,建议应在满足母鸡营养需要的前提下适当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