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曾海富(精确检索)
21条记录
应用细胞工程选育早熟优质晚粳85—1

安徽农业科学 1992

摘要:将日本晴与黎花17杂种第二代植株的适宜时期的花药,采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而成的85—1新品系,自1986年起经过9个县(市)12个试验、示范点作单、双晚种植,结果表明:株形优良,生长青秀,光照姿态好,后期转色佳;根系健壮发达、不早衰;穗大粒多,结实率在95%左右,米质优;熟期整齐,熟相好;全生育期108—120天,平均亩产350—400公斤;大田种植期间从未发现病害。目前已在省内外适宜地区扩大生产应用。

关键词: 细胞工程 早熟优质晚粳 生产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花粉植株后代的性状遗传及其育种应用研究

植物学通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根据十余年来对粳稻花粉植株后代的性状表现和育种应用研究结果摘报如下。1、花粉植株当代染色体的倍性表现。以根尖细胞染色镜检,其染色体的倍性表现出多种多样,有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非整倍体,仅就育种应用而言,粳稻花粉植株自然加倍率一般为35—70%左右。2、花粉植株第一代表现出多样性。花粉植株来源于杂种 F1代,经过基因重组的花粉粒具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即使是同一花药内的花粉诱导出来的植株,性状表现也有较显著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花培获得大群体健壮绿苗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2

摘要:通过使用混合激素诱发籼稻871015、871109花粉愈伤形成胚性细胞;对籼稻花粉胚性细胞团和粳稻绿芽丛进行分割培养,快速繁育大群体绿苗获得成功。籼稻两个组合的8块胚性细胞团,在两个月内经3—5次切割培养获得绿苗12690株;粳稻花培绿芽丛仅经一次分割培养后的净增绿苗率127.2%,大幅度地提高了水稻花药培养再生绿苗率。分割培养的再生苗,健壮的形成特征:苗粗、浓绿、根多、洁白。良好的生理素质:发根力强,平均每棵试管苗多增根1.8条,根长度增长168.4%;平均每棵再生苗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0.29克和0.175毫克。

关键词: 水稻 胚性细胞 绿芽丛 分割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粳稻花药培养力因子的研究

植物学通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使花培在粳稻育种实践中和科学研究方面更好地发挥其优势,提高诱导频率,扩大基因材料来源,我们于1975—1981年开展了研究,其结果提要如下。1、影响花粉产生愈伤组织的探讨:(1)基因型与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通过三十份材料试验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材料都可以产生愈伤组织,但来源于基因型不同的花粉,在相同条件下,所产生愈伤组织的频率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材料未能产生愈伤组织。(2)营养基础与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和我见

植物学通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就近些年来国内、外植物细胞工程在农业上的开发研究与应用的大量事实,充分研究和论证了该工程技术在农业发展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农业是开发细胞工程的重要领域。并强调指出植物细胞工程的发展与农业的进步是相依相促的,下个世纪将是生物学世纪,是农业革命的新时代。在我见部分中,充分阐明了细胞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竞争的焦点,是二十一世纪高新科技开发的重心,我国应高度重视。同时对我国我省大力开发研究这项新技术的措施提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花粉植株后代的性状遗传及其育种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1

摘要:本文根据十余年来对粳稻花粉植株后代性状遗传的观察研究,证明花粉植株一代染色体的倍性表现出多种效型,因而产生了多种多样不同性状的植株.从第二代(H_2) 开始,花粉植株的主要农艺性状具有相对稳定性,差异不显著,没有随世代的演变而发生退化或分离现象,也未发现育性的逆转现象. 实践证明,应用粳稻花粉植株进行育种是可行的,它能迅速稳定杂种后代和有较高的选择效率.因此,这是一种多、快、好、省的育种方法.

关键词: 粳稻 花粉植株 性状遗传 育种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及几点建议

安徽农业科学 1988

摘要:一、前言生物工程,又称生物技术或叫生物工艺学.它是应用生物学的理论、工程学的原理,以及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等,对生物体系本身进行定向改造、培育新的生物类型和生产人类有用的各类物质的一门新兴尖端科学技术. 生物工程研究领域十分广泛,目前,一般认为它包括基因工程(DNA重组等)、细胞工程学(杂交瘤技术、原生质培养和细胞杂交等)、酶工程学(利用酶类将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类物质等) 和发酵工程学(利用微生物发酵将各种原料转化为不同的产品) 四个方面.自70年代崛起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培晚粳“81-12”初步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88

摘要:"81—12"系将(74—24×宇皖选)F_3稻株适宜时期的花药,采用细胞工程技术,再生大量的正常幼苗,经倍数处理,获得纯合后代,进行繁殖、择优、鉴定,选育而成.据连续四年在本所试验田以及六安、庐江、舒城、怀远等县作为单、双晚种植,表现良好.单在六安县一个点1986年示范30余亩,1987年种植400多亩,单产为400—500公斤,高的可达500公斤以上.现将我们对该稻的初步研究简报于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异质材料花药培养的筛选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1985

摘要:水稻花药人工离体培养技术的应用,为快速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不同基因型的花药的培养力(愈伤组织、器官分化以及产生绿苗的诱导频率) 高低差异很大,有些性状优良的材料培养力极低,甚至根本不被诱导启动,给花培育种工作带来困难,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上的浪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粳稻花药培养及其器官分化试验报告

安徽农业科学 1984

摘要:就目前来看,水稻花药植株的诱导频率还很低,诱导材料有限,因而提供选育植株的群体和研究材料的数量太少.为了使花药培养这项新技术在粳稻育种实践中和科学试验方面更好地发挥优势,不断地提高诱导频率,扩大材料基因来源,我们于1975——1981年,反复进行了试验.现将其中部分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