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水产
》
1998
摘要:在适温范围内,昼夜周期变温有利促进中华鳖生长。但其昼夜周期变温幅度不宜太大,每24h内变幅以±3℃为宜。
关键词:
中华鳖
变温
恒温
生长
《江西水产科技
》
1997
摘要:在实验室内不同温度条件下,分4组饲养中华鳖,并测定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适温范围内的昼夜周期变温,对中华鳖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文中并对利用昼夜周期变温促进中华鳖生长的实践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中华鳖
昼夜
周期变温
生长
《安徽农业科学
》
1996
摘要:利用低温、低氮、低磷、低钾及各种氨基酸类似物等筛选剂对大豆原生质体愈伤组织进行筛选,以探索大豆原生质体对筛选因子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愈伤组织对低温十分敏感;(2)愈伤组织对低氮、低磷、低钾敏感性不一.(3)愈伤组织对各种氨基酸类似物的敏感性不一,基本趋势是随着浓度的升高愈伤组织的鲜重、成活率下降。
关键词:
大豆原生质体
愈伤组织
不同筛选剂
成活率
生长量
《大豆科学
》
1991
摘要:我国湖北省宜昌以东长江中下游地区,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有大范围的梅雨天气过程;春大豆子熟品种的鼓粒期往往碰上梅雨季节,直接影响干物质积累,导致叶片不同程度恋青,使收获指数偏低,籽粒产量显著下降。从我们研究20个春大豆品种生长发育特性及与气候因素关系的结果表明:气温的高低是影响春大豆营养生长速度的主导因素,随着春季气温的上升,每长一片复叶所需的积温逐渐减少。每日日照时数的多寡是影响生殖发育时期干物质积累的重要因素,而日较差气温和日雨量是通过日照的渠道对干物质积累起间接作用的。因此在春大豆栽培技术上,如何想方设法提高田间气温,增加光照以及使鼓粒期尽可能避开梅雨季节,是增产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南方春大豆
生长发育
气候因素
《水产学报
》
1990
CSCD
摘要:本文报道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革胡子鲶仔幼鱼的摄食习性和生长的研究结果。仔鱼孵出2或3日,尚残存卵黄囊时即行开口摄食。仔鱼适口的开食饵料是轮虫,随着鱼体的生长,摄食枝角类、桡足类和摇蚊幼虫的比例迅速增加。幼鱼昼夜摄食强度有一定的节律,夜间18:00~22:00时摄食强度最大。经测量和数理统计分析,确定革胡子鲶仔幼鱼的全长与日龄呈直线关系,体重与日龄和全长对体重的关系均为幂函数关系,并计算出它们相应的回归方程式。
关键词:
池塘培育
革胡子鲶仔幼鱼
攝食习性
生长
《水产学报
》
1989
CSCD
摘要:经测量和数理统计分析,确定池养条件下幼螯(中华绒螯蟹幼蟹,下同)背甲长与年龄呈直线关系,体重与年龄为幂函数关系,并计算出它们相应的回归方程式。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饲养条件下,幼蟹生长率略有差异,并揭示出幼蟹个体生长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在营养和溶氧相似的条件下,动蟹在适温范围内的生长与水温呈正相关。根据对185只不同时期幼蟹的测量,计算出幼蟹背甲长对体重的关系式为W=0.4209L~(3.1150)。
关键词:
池塘养殖
中华绒螯蟹幼蟹
生长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