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pathogen detection(模糊匹配)
5条记录
栝楼病果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北方园艺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以栝楼健康果和病果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分子鉴定的方法,研究栝楼病果与健康果表面微生物多样性差异,探究引起栝楼果实致病菌的种类,以期为栝楼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从所有样本中共得到8个门、24个纲、54个目、133个科、206个属、286个种,其中属水平排列前5的依次为间座壳菌属(Diaporthe)、枝孢菌属(Cladosporium)、蔓枯菌属(Stagonosporopsis)、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酵母菌属(Hannaella).患病果实表面微生物的集中度高,与健康组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差异,其中丰度较高微生物主要为间座壳属(Diaporthe)、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真菌;选择4株分离纯化后的典型菌株进行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为炭疽属(Colletotrichum)、间座壳属(Diaporthe)真菌,验证了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可知,引起潜山市栝楼果实病害的病原菌为间座壳属(Diaporthe)、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真菌.

关键词: 栝楼 病原菌 高通量测序 分子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黑胫病病原菌致病力差异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摘要: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来自不同地区30份菌株的致病力(性).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差异,病情等级为1.92~8.84,以强致病力为主,占比73.3%.不同寄主对菌株的抗感反应也存在差异,可为病原菌菌群划分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油菜黑胫病 病原菌 致病力 人工接种 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家蚕病原分布及现行品种区域适应性调查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家蚕病的发生和流行存在诸如品种抗性、气候、蚕农饲养习惯和蚕农饲养技术等因素。为系统分析各因素在家蚕病发生和流行规律中的影响概率及区域发生特点,通过对安徽省8个县市的家蚕病原分布、发生情况及对主要家蚕品种在各个地区的饲养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获得了安徽省主要蚕区的5种病原分布的基本规律以及4个主要现行品种在安徽省不同地区的饲养适应性情况。

关键词: 家蚕 病原 分布 现行品种 适应性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比较(英文)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2010

摘要:介绍了水稻纹枯病的病原特征、浸染循环、发生规律、危害规律及不同防治方法的特点。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病原 发生规律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根腐病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安徽农业科学 1992

摘要:大豆根腐病是淮北地区严重影响大豆产量的病害。病原为镰孢霉属的4个种,即三隔镰孢霉、壳生镰孢霉、茄腐皮镰孢霉和尖抱镰孢霉,其中有些株系具有很强的致病力。三隔镰孢霉各株系和壳生镰孢霉各株系的致病性存在明显的分化。

关键词: 大豆 根腐病 病原 镰孢霉属 致病性 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