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补饲女贞子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补饲女贞子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48头健康的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个处理组12头奶牛,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TMR),N1、N2、N3组分别在饲喂TMR日粮的基础上补饲150、300、450g/d女贞子。预试期1周,正试期7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450g/d女贞子可显著提高泌乳奶牛4%校正乳产量(P<0.05),补饲150g/d女贞子可显著提高泌乳奶牛乳脂含量(P<0.05),而对泌乳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乳蛋白、总固形物含量和体细胞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补饲女贞子可显著降低泌乳奶牛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P<0.05),而对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补饲女贞子具有提高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改善机体脂类代谢的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奶牛血浆的比较蛋白质组研究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自然感染引起的隐性乳房炎奶牛血浆蛋白的表达变化,经细菌培养分离鉴定了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选择其感染的奶牛。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分离了临床健康奶牛和乳房炎奶牛的血浆蛋白,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后PDQuest8.0软件检测差异表达蛋白点,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鉴定。结果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奶牛血浆中有10个蛋白点的表达量发生改变,其中6个蛋白点经质谱鉴定为结合珠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和α1酸性糖蛋白等4种蛋白。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造成奶牛血浆结合珠蛋白、α1酸性糖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表达量增加。ELISA法测定血浆结合珠蛋白的结果也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奶牛血浆结合珠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牛(P<0.01)。结果提示乳房炎奶牛血浆蛋白的变化可为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乳腺炎症的应答提供依据。


不同体细胞数牛乳中乳蛋白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体细胞数牛乳中乳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分离了低体细胞数、中体细胞数、高体细胞数和临床乳房炎的牛乳蛋白,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染色,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表达变化的蛋白点。【结果】在中体细胞数和高体细胞数乳中酪蛋白水解产物和白蛋白增加,在临床乳房炎牛乳中α-、β-和κ-酪蛋白几乎全部水解,而白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蛋白原β链和结合珠蛋白等乳清蛋白表达量增加。【结论】展示了不同体细胞数牛乳中乳蛋白的凝胶表达图谱,同时表明牛乳酪蛋白的水解程度随着体细胞数的增加而增加,至严重临床乳房炎时牛乳中酪蛋白几乎全部水解而乳清蛋白急剧增加。
大肠杆菌性乳房炎奶牛血浆的比较蛋白质组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肠杆菌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之一,为了分析大肠杆菌性乳房炎奶牛血浆蛋白的表达变化,探索其防御机制。通过乳汁微生物培养的方法选择仅由大肠杆菌自然感染的隐性乳房炎奶牛。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大肠杆菌性乳房炎奶牛和临床健康奶牛的血浆蛋白和ProteoMiner试剂盒富集的中低丰度蛋白,凝胶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后,用图像分析软件检测血浆表达的差异蛋白点并用液质联用质谱鉴定。结果发现,大肠杆菌性乳房炎奶牛血浆中有19个蛋白点的表达量发生改变,其中15个蛋白点鉴定为7种蛋白质。在大肠杆菌性乳房炎奶牛血浆中结合珠蛋白、α1酸性糖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等蛋白的表达量增加。并用ELISA法测定血浆结合珠蛋白的结果也发现,大肠杆菌性乳房炎奶牛血浆结合珠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牛(P<0.01)。表明大肠杆菌感染造成了奶牛血浆蛋白的表达发生了变化,对这些表达变化蛋白的解析有利于探索机体的防御机制,同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奶牛乳房炎乳腺膜蛋白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临床健康和乳房炎奶牛乳腺组织膜蛋白的差异表达,以期在蛋白质水平探索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机理。【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分离了临床健康和乳房炎奶牛的乳腺组织膜蛋白,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后PDQuest 7.4软件匹配、检测凝胶中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对12个差异蛋白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分析,SEQUEST软件搜索NCBInr数据库。半定量RT-PCR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mRNA水平。【结果】12个差异蛋白点鉴定为11种蛋白质,其中9个蛋白点在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腺组织膜蛋白中表达量上调而3个蛋白点表达量下调,主要涉及细胞膜骨架系统、信号转导、物质结合和传递等生物学功能。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乳房炎奶牛乳腺组织中钙粒蛋白B的mRNA表达水平是健康奶牛的1.6倍。【结论】推测这些差异蛋白的表达变化与奶牛乳房炎发生相关,为从蛋白质水平揭示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机理以及发现潜在的治疗目标蛋白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同包被处理赖氨酸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 》 2003
摘要:选健康、泌乳月份与日产奶量相近的头胎荷斯坦泌乳牛 12头 ,采用随机单位组设计分成 3组A、B、C ,每组 4头 ,A、B、C组的精料是在原有精料基础上分别添加 0 6%赖氨酸、0 6%鸡血包被赖氨酸 (以赖氨酸含量计算 )、0 6%蛋清包被赖氨酸 (以赖氨酸含量计算 ) ,试验 5 6日后 ,A、B、C各组产奶量、精料采食量、奶料比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试验期间C组乳脂率比A、B组分别高 4 5 8% (P >0 0 5 )、2 5 71% (P >0 0 5 ) ,而B组乳脂率比A组低 16 63 % (P >0 0 5 ) ;乳蛋白C组比A、B组分别高 2 83 % (P >0 0 5 )、5 43 % (P >0 0 5 ) ,而B组乳蛋白比A组低 2 47% (P >0 0 5 ) ;C组乳糖比A、B组分别高 2 2 3 % (P >0 0 5 )、5 88% (P <0 0 1) ,而B组乳糖比A组低 3 45 % (P >0 0 5 ) ;C组乳干物质比A、B组分别高 3 77%(P >0 0 5 )、11 96% (P <0 0 5 ) ,而B组乳干物质比A组低 7 3 1% (P >0 0 5 )。


泌乳奶牛饲喂包被赖氨酸对生产性能及乳成分的影响
《中国奶牛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产奶量和分娩时间相近的头胎荷斯坦奶牛12头,采用单因子3水平4重复随机设计,比较在精料混合料中添加自制的包被赖氨酸0(对照)、0.4%和0.6%三个水平时的饲喂效果,包被赖氨酸的芯材为L—赖氨酸盐酸盐。试验期66天,其中预试期10天,试期内每三天测一次日产奶量,每2周取一次中午奶样用以测定乳糖、乳脂、乳蛋白及乳脂固形物,精料混合料采用试验场现行配方,精料供给量根据前一天的产奶量,用下面的公式算出:精料量(千克)=3千克(维持)+0.265~0.32×前一天的产奶量(千克)。结果显示:添加包被赖氨酸对增加产奶量和改善乳的品质有促进作用,平均日产奶量和4%乳脂校正乳产量、乳蛋白、乳脂、乳糖及总固形物的含量都是以添加0.6%的包被赖氨酸组最好,其中日均产奶量和4%乳脂校正乳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8%和10.8%。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