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辛硫磷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释放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明确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的主要释放机制和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2种微囊悬浮剂在2种湿度、温度和通风状态下的土壤释放(消解)动态。[结果]在35℃干燥土壤中,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吹风处理的T0.5是2.2 d;而密闭处理的T0.5是859.2 d。在35℃吹风条件下,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在干燥土壤和水饱和土壤中的T0.5分别是2.2和5 800 d;8 d和206.1 d;而当温度为35和25℃(其他条件相同)时,前者的T0.5分别是2.2和18.6 d;后者的T0.5分别是8.0和28.8 d。[结论]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释放机制都是以气化释放为主;湿度和温度是影响两者释放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 辛硫磷 毒死蜱 微囊悬浮剂,释放机制 影响因素
辛硫磷在甘蔗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现代农药 》 2013
摘要:研究了辛硫磷颗粒剂在甘蔗、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辛硫磷最小检出量为0.05 ng;在植株、甘蔗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mg/kg。辛硫磷在植株中添加回收率为80.05%~89.12%,相对标准偏差为3.20%~7.16%;甘蔗中添加回收率为81.21%~101.81%,相对标准偏差为2.94%~11.23%;土壤中添加回收率为79.88%~100.97%,相对标准偏差为5.19%~8.27%。辛硫磷在植株中的半衰期为2.5~2.6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5~5.1 d。
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的研制
《农药 》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界面聚合法研究了多种囊壳单体及不同配比对辛硫磷微胶囊成囊的影响,其中以占油相5%的N1单体与2.5%的S1单体聚合所得的微胶囊理化性能较为稳定,54℃热贮14d有效成分分解率仅为5.4%。选定了制剂适宜的分散剂F和稳定剂H,成功地研制出理化性能高度稳定的35%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小样。该小样具有较好的控制释放性能,水中24、120h释放率分别为24.9%和44.8%。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此小样对甘薯茎线虫病持效期明显比乳油长,药后180d的防效为81.5%,远高于乳油的63.2%;对甘薯的增产效果比乳油高21%。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