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研究茶树富集氟的特性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无性系茶树品种体内氟的富集转运特性及其归类划分。结果表明,茶树不同器官氟含量表现为老叶(243.59 mg·kg~(-1))>嫩叶(101.60 mg·kg~(-1))>根(7.53 mg·kg~(-1))、茎(7.87 mg·kg~(-1))的规律,老叶和嫩叶氟含量分别在124.10~464.69 mg·kg~(-1)和39.77~256.21 mg·kg~(-1)之间,品种间氟含量差异显著(P<0.05)。茶树老叶和嫩叶氟含量、氟的富集系数及转移系数在第1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73.89%)中的载荷系数大于0.9,可据此将不同茶树品种聚氟特征分为4类:乌牛早具有较高的富集系数(106.1)和转移系数(39.4),老叶(464.69 mg·kg~(-1))和嫩叶(256.21 mg·kg~(-1))氟含量较高,为高富集高转移型;凫早2号具有较低的富集系数(34.2)和转移系数(6.7),老叶(124.10 mg·kg~(-1))和嫩叶(39.77 mg·kg~(-1))氟含量较低,为低富集低转移型;龙井43和平阳早的富集系数(55.8~71.7)中等,转移系数(4.9~5.8)较低,老叶(264.10~274.21 mg·kg~(-1))和嫩叶(83.04~117.05 mg·kg~(-1))氟含量中等,为中等富集低转移型;浙农113等茶树品种具有中等富集系数(48.9~65.4)和转移系数(7.9~12.7),老叶(203.69~238.98 mg·kg~(-1))和嫩叶(75.72~100.17 mg·kg~(-1))氟含量也中等,为中等富集中等转移型。
利用模板活性染色质转移外源基因的研究
《生物工程学报 》 1986
摘要:本文首次报道以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为材料,选择五龄幼虫期的黑缟品种的真皮组织及沔阳红品种的丝腺,分离出模板活性染色质,获得了预期的目的基因—Ps 及Pk。把它们用显微注射及激光微束技术分别转移到华合(白蚕)、龙角蚕、巴陵黄(黄茧)的受精卵中,观察到黑缟基因(P~s)、红茧基因(Pk)在白蚕(华合)、黄茧蚕(巴陵黄)中的当代表达及在子代中的传递情况。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