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稻茬小麦(模糊匹配)
3条记录
氮肥运筹对稻茬麦群体库容及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和基追比对安徽省长江中下游稻茬麦小麦叶片生理、源库调节籽粒库容以及产量的影响。以白湖麦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施氮水平和基追比(180,210,240 kg/hm2的3个施氮量;5∶1∶4,7∶1∶2,5∶4∶1的3个基追比),通过测定不同源库指标,以期明确适宜的长江中下游稻茬麦氮肥运筹模式。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0~240 kg/hm2),小麦叶面积指数(LAI)、花后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以及源器官生物分配量呈上升趋势,成熟期籽粒生物分配量和花后源生产能力转化率呈现先高再低的趋势,以210 kg/hm2的施氮量为最高;相同施氮水平,基追比7∶1∶2(基肥∶分蘖肥∶拔节肥)条件下小麦的叶面积指数和基追比5∶1∶4下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成熟期籽粒生物分配量和经济系数以7∶1∶2基追比为最高。在相同基追比处理下增加施氮量能提高小麦穗粒数和有效穗数,而小麦千粒质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在施氮量为210 kg/hm2和基追比7∶1∶2时小麦群体潜在库容大、粒叶比高、籽粒充实指数适宜,小麦籽粒产量达到最大值。综合高产、高效的选择条件,施氮量210 kg/hm2和基追比7∶1∶2是安徽省长江中下游稻茬小麦白湖麦1号最适宜的氮肥运筹,在此条件下白湖麦1号可以实现最大的潜在库容以及产量。

关键词: 稻茬小麦 氮肥运筹 源库关系 粒叶比 群体库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稻茬小麦耐渍品种筛选及应用研究进展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摘要:渍害是江淮稻茬小麦普遍发生的非生物逆境之一,严重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因此,进行稻茬小麦耐渍品种的筛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渍害对小麦产量、品质和生理生化方面造成的影响,为耐渍品种的筛选奠定了基础.同时,总结了耐渍小麦品种鉴定方法及特点,分析了生产上耐渍小麦品种的应用,以期为耐渍小麦品种选育与小麦生产上降低渍害危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茬小麦 渍害 耐渍品种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稻茬麦区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规范

农业灾害研究 2019

摘要: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贮藏等方面总结了安徽稻茬麦区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和技术规范,供安徽稻茬小麦生产示范推广.

关键词: 稻茬小麦 小麦品种 农药减施 化肥减施 测土配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