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水稻栽培模式和秸秆还田方式下的油菜、小麦秸秆腐解特征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于2007—2008连续2年在不同水稻栽培模式和秸秆还田方式下,研究油菜、小麦秸秆腐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方法】在水稻常规栽培和节水灌溉栽培模式下,采用尼龙网袋研究法。将装满秸杆的网袋放在水稻田表层和埋入土中,模拟秸秆覆盖还田和土埋还田。【结果】秸秆还田后,在0-30 d腐解较快,后期腐解速率逐渐变慢。油菜秸秆在水稻节水栽培模式下,采用土埋还田腐解率最大,90 d时腐解率达61.06%。试验结束时,小麦秸秆累计腐解率为48.88%-59.95%,油菜秸秆为50.88%-61.06%。常规栽培模式下,秸秆覆盖还田腐解率>秸秆土埋;节水栽培模式下,秸秆土埋>秸秆覆盖。秸秆覆盖还田时,两种栽培模式秸秆腐解率差异不大。而在秸秆土埋还田时,节水栽培秸秆腐解率>常规栽培。秸秆中养分释放速率表现为钾>磷>氮≈碳;90 d时,小麦秸秆中48.29%-63.79%的碳、48.35%-52.83%的氮、54.83%-67.49%的磷和91.98%-95.99%的钾被释放;油菜秸秆中50.29%-66.55%的碳、46.48%-57.67%的氮、56.44%-75.64%的磷和92.31%-96.24%的钾被释放。栽培模式和还田方式对秸秆碳、氮和磷释放率的影响与对秸秆腐解率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腐解30 d时,秸秆中已有超过90%的钾被释放出来。【结论】实行秸秆还田,水稻栽培模式宜采用节水灌溉栽培,可以促进秸秆腐解,提高其养分释放率。
关键词: 水稻栽培模式 秸秆还田方式 油菜秸秆 小麦秸秆 腐解
无水层节水灌溉丰产沟秸秆还田对水稻、油菜产量和土壤培肥的影响
《土壤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丰产沟内秸秆还田对第一年水稻产量的影响效果都不明显,但对第二年水稻产量的影响明显,秸秆还田比对照增产6.3%~8.8%。后茬油菜,秸秆还田产量提高3.0%~4.0%,以单位面积计算产量,施用小麦、油菜秸秆处理水稻产量增产11.7%~27.7%,油菜产量增产16.6%~17.7%。水稻NPK吸收量,秸秆还田处理N增加6.8%~12.6%,P增加11.4%~22.4%,K增加21.0%~27.0%。试验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7%~6.6%,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4.9%~9.1%。
关键词: 无水层灌溉栽培 秸秆还田方式 水稻、油菜产量 养分吸收量
不同还田方式作物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网袋法模拟田间秸秆还田的3种方式,探索研究不同还田方式的小麦、油菜秸秆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经过120d腐解后,不同还田方式的小麦、油菜秸秆土埋处理的59.5%~60.3%、露天处理的40.2%~49.8%和水泡处理的24.6%~29.8%被腐解。作物秸秆的腐解速度为土埋>露天>水泡。经过120d腐解后,露天处理、水泡处理和土埋处理的小麦、油菜秸秆中的氮有58.7%~61.3%、63.9%~74.9%、50.8%~58.2%释放出来,磷有92.1%~96.5%、98.6%~100%、66.5%~81.3%释放出来,钾有56.0%~64.3%、74.3%~77.6%、41.9%~46.5%释放出来。作物秸秆磷的释放率最大,氮次之,钾最小。3种还田方式作物秸秆养分释放率为水泡>露天>土埋。
关键词: 小麦和油菜 作物秸秆 秸秆还田方式 腐解特征 养分释放率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养分吸收、产量及土壤培肥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明不同水分条件下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肥力变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淹水和无水层栽培,秸秆还田的水稻产量提高,油菜秸秆和小麦秸秆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秸秆不同利用方式以覆盖效果较好。秸秆还田处理的后茬油菜产量比不施秸秆的提高1.8%~9.3%。对氮磷钾吸收的影响,常规淹水多于无水层栽培,但秸秆还田能促进氮磷钾的吸收利用。无水层栽培比常规淹水栽培的土壤有机质等养分提高,说明无水层栽培条件下更利于还田秸秆的养分释放和土壤对养分的保持。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及后茬油菜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淹水栽培和无水层灌溉栽培条件下,秸秆还田的水稻有效穗、结实率、产量都比不施秸秆的处理提高,油菜秸秆和小麦秸秆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秸秆不同利用方式以覆盖效果较好。水稻有效穗、结实率、产量等以常规淹水栽培处理较高。秸秆还田处理的后茬油菜产量比不施秸秆的提高1.8%~9.3%。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