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碳储量(模糊匹配)
3条记录
我国农牧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在分析当前我国农牧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内容、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阐述农牧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及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指出农牧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基本方法、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的前景。

关键词: 农牧生态系统 放牧土地 碳循环 碳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砂姜黑土秸秆还田配施氮肥的固碳效应分析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安徽蒙城砂姜黑土4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氮肥水平条件下砂姜黑土耕层土壤容重、有机质组分的变化特征,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容重的相关性以及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固碳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S)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不同施氮水平间,秸秆移除的土壤容重在1.24~1.31 g·cm-3之间,而秸秆还田在1.14~1.20 g·cm-3范围内,后者较前者下降2.50%~9.20%(p<0.05),其中以秸秆还田配施N5(S+N 720kg·hm-2)处理的降幅最高。S较秸秆移除(R)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TOM)和活性有机质(LOM)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2.38%~10.61%(p<0.05)和9.10%~44.74%(p<0.05),其中分别以配施N2(N 450 kg·hm-2)、N3(N 540 kg·hm-2)水平的幅度最高。相同施氮条件下,碳库管理指数(CPMI)S较R高出2.42%~87.68%(p<0.05);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较秸秆还田不施氮肥显著提高了CPMI,提高幅度分别为41.71%、38.17%、74.62%、48.84%和48.86%(p<0.05),并以配施N3处理的为最高,较N1(N 360 kg·hm-2)、N2、N4(N 630 kg·hm-2)和N5高出23.22%、26.38%、17.33%和17.31%(p<0.05);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处理的CPMI较R+N0依次高出2.42%、45.14%、41.51%、78.85%、52.44%和52.46%(p<0.01);秸秆移除各氮肥水平间的CPMI无显著差异。根据等质量土壤计算方法,等质量土壤为2615 Mg·hm-2(0~20 cm),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增加了耕层等质量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范围为6.58%~14.83%;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较不施氮肥显著高出10.29%~16.35%(p<0.05),较R+N0高出25.99%~32.91%(p<0.01),均以配施N4水平的增幅最高;S+N0较R+N0提高14.23%(p<0.05)。相关分析表明,SOM和LOM含量均随土壤容重的减小而增加,相关系数为0.5540和0.7575,分别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和极显著线性负相关(p<0.01)。由此可见,秸秆还田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SOM、LOM和CPMI,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含量随土壤容重的增加递减;秸秆还田和施肥均可提高等质量2615 Mg·hm-2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秸秆还田以配施N4、N5高氮量时表现为最高,N1、N2和N3处理次之,不施肥最低;单施氮肥对提高等质量土壤的有机碳储量具有显著作用,但不及秸秆还田与氮肥配施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 砂姜黑土 秸秆还田 氮肥水平 有机质组分 碳库管理指数 碳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湖南农业科学 2013

摘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管理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人类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自然资源循环再生的一个重要生态学途径。在分析当前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内容、基本特征,并与中国其他典型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阐述了森林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及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介绍了全球碳循环研究的新方法,并讨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前景。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碳循环 碳储量 碳通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