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生物制剂对水稻发芽影响及对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目的]探索生物制剂对水稻发芽出苗的影响及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选择3种生物制剂和2种化学制剂进行研究。[方法]选择3种生物制剂(5%井冈霉素A可溶液粉剂、20亿孢子/g蜡质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12%井冈·蜡芽菌水剂)和2种化学制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和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水稻进行安全性评价,对水稻纹枯病菌室内毒力测定以及大田田间防效试验,研究5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确定田间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得出蜡质芽孢杆菌和井冈霉素复配4∶1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室内5种药剂拌种对不同品种水稻3 d的发芽势在49.33%~58.67%,7 d的发芽率在89.00%~93.00%,14 d盆栽试验的出苗率在90.67%~93.33%;各药剂对水稻的发芽和出苗均无影响。12%井冈·蜡芽菌水剂第7天的田间防效为79.61%。430 g/L戊唑醇悬浮剂的田间防效为67.38%,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的田间防效为68.44%。[结论]生物制剂12%井冈·蜡芽菌水剂在大田试验中能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对农业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噻呋酰胺与戊唑醇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噻呋酰胺与戊唑醇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方法]用平皿菌落直径法测定噻呋酰胺与戊唑醇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病菌的毒力,并进行田间防效测定。[结果]噻呋酰胺和戊唑醇对水稻纹枯病病菌EC50值分别是0.139 3和0.135 6μg/ml,2种药剂的毒力相当;噻呋酰胺与戊唑醇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病菌增效系数(SR)为0.828 3~2.535 0,部分配比具有显著增效作用。按照增效配比进行田间防效验证表明,225~375 g/hm2的用量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可达88.04%~97.61%,高于2个单剂的防效。[结论]噻呋酰胺与戊唑醇按5:1的比例复配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噻呋酰胺 戊唑醇 水稻纹枯病 复配 联合毒力 田间药效


5%除虫菊素乳油防治桃树红蜘蛛田间药效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10
摘要:2008年在安徽省萧县进行了5%除虫菊素乳油防治桃树红蜘蛛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除虫菊素乳油对水800倍和1000倍喷雾,对桃树红蜘蛛的防效与20%甲氰菊酯乳油2000倍的防效相当,持效期在7d左右;1200倍的防效则显著下降。试验剂量对桃树安全,对天敌杀伤率在34%以下,可作为防治桃树红蜘蛛的无公害药剂推广使用。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梨黑星病的田间药效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 2006
摘要: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梨树黑星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对梨树安全,其中对果实病菌防效略高于对叶部病菌防效,其6000倍液、7000倍液处理防效均高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且显著性差异较明显。推荐使用剂量为6000~7000倍液。


20%噻森铜悬浮剂对水稻细菌性病害的田间药效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 2006
摘要:20%噻森铜悬浮剂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对水稻安全。对白叶枯病,其1875g/hm2处理防效高于叶青双的防效;对细菌性条斑病,其1500g/hm2、1875g/hm2处理防效均高于叶青双的防效。推荐使用剂量为1500~1875g/hm2。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