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油菜(模糊匹配)
83条记录
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

农业工程 2024

摘要:安徽省是全国主要油菜生产省份之一,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近年来种植面积持续下降,机械化水平发展缓慢。为更好促进油菜产业发展,推动油菜面积恢复性增长,从油菜机械化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秸秆还田和烘干6大环节出发,分析不同作业方式的适应条件及优劣势,探索总结适应安徽省的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以期为安徽省油菜机械化生产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油菜 全程机械化 技术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控释肥料对安徽沿江流域油菜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改善油菜传统施肥模式,设置了对照(CK)、尿素一次性施肥(N180-1)、尿素分3次施肥(N180–3)和控释尿素一次性施肥(CRU180)4个施肥处理,分析了施用新型控释尿素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地上部养分累积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RU180和N180-3处理的产量高于N180-1处理,CRU180的产量比N180-3处理提高了6.77%。CRU180处理的总收入高于N180-3处理1 050元·hm–2,纯收入比N180-3处理增加了720元·hm–2。与N180-1处理相比,CRU180和N180-3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提高了81.15%%和87.07%,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58.57%和59.43%。CRU180和N180-3处理的薹期养分累积总量分别高于N180-1处理10.85%和46.54%,成熟期养分累积总量分别高于N180-1处理41.67%和40.77%。薹期内CRU180处理的脲酶活性比N180–3、N180–1处理分别提高了42.31%和37.04%,与N180-1处理相比,成熟期内CRU180和N180-3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2.58%和7.53%,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2.34%和12.63%,均达到显著性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脲酶、蔗糖酶活性与油菜养分累积量、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结合油菜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酶活性和经济效益,施用新型控释尿素是一种较好的施肥方式。

关键词: 油菜 控释尿素 养分累积 土壤酶活性 肥料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直播冬油菜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最佳用量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为明确直播冬油菜中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最佳用量,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化肥减量25%的情况下,增施不同用量有机肥对油菜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在化肥减施25%的条件下,增施不同用量有机肥可显著提高油菜单株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增加幅度分别为0.8%~87.8%、13.9%~29.1%、0.8%~4.9%、7.9%~35.1%.综合考虑产值和施肥成本,以化肥减施25%+有机肥2250 kg/hm2的处理效益最佳.

关键词: 油菜 有机肥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规尿素与控释尿素在油菜生产上的效果对比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摘要:针对长江下游安徽省油菜产区氮肥使用量过高、 利用率不足等问题,在安徽当涂县,选用油菜专用控释尿素与常规尿素进行同田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施用常规尿素(N)180 kg·hm-2和240 kg·hm-2时,单位面积产量和纯收入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相同施氮量下,分3次施用比1次施用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纯收入显著(P<0.01)增加.施用油菜专用控释尿素,随着施氮量增加(60~240 kg·hm-2),单位面积产量和纯收入均显著增加,但当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时,单位面积产量并不会进一步增加.当施氮量同为240 kg·hm-2时,与分3次施用常规尿素相比,施用控释尿素可显著增产19.02%,单位面积纯收入可增加2604.56元·hm-2.与施用常规尿素相比,控释尿素可以通过增加全株角果数来提高产量.在长江下游安徽油菜产区,建议施用折纯N 240 kg·hm-2的油菜专用控释尿素来替代常规尿素,既省工省力,又可使油菜增产增效.

关键词: 油菜 控释尿素 减量增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配伍增值型复混(合)肥料制备与应用

磷肥与复肥 2020

摘要:分析传统复混(合)肥存在的问题,讨论配伍中微量元素的关键问题,论述配伍增值型复混(合)肥料发展价值及其制备技术。开展配伍增值型复混(合)肥料的油菜田间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配伍增值型复混(合)肥具有良好的减肥增效效果。

关键词: 配伍 增值肥料 复混(合)肥料 制备 油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角果特异白化种质的遗传和生理特性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对在甘蓝型油菜中发现的一种新型角果特异白化种质的形态特征、遗传及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种质具经济器官特异性白化的特点,即营养器官正常,生殖生长阶段所有的经济器官如花蕾、花、角果、种子均表现为白化突变。白化株结实性差,纯合白化种子未发育成熟就干瘪萎缩。通过对该角果特异白化株与野生型油菜杂交创建的分离群体分离比进行统计,表明该性状为1对核基因控制的不完全显性突变。纯合白化株系中几乎没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但有少量生育酚的合成,光合速率显著低于野生型或接近于零,超微结构观察也未发现有完整叶绿体结构。结合已有研究报道,初步推断该特异白化种质为类胡萝卜素合成调控基因或决定叶绿体发育基因发生突变所引起。因角果是油菜最重要的光合器官,对油菜产量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叶绿体发育以及角果光合作用形成的分子生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油菜 角果特异白化 叶绿素 叶绿体 光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有机肥用量和部分替代化肥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摘要:以商品生物有机肥为材料,研究生物有机肥用量和部分替代化肥对油菜生长、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生物有机肥产量随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用量为4 548 kg/hm~2时,产量为2 428 kg/hm~2.在等养分条件下,生物有机肥料与化肥配合施用,可以促进油菜植株个体的生长,替代24%~34%化肥比单施化肥处理增产20.8%~31.2%.在施用有机肥1 500 kg/hm~2的基础上,化肥减量24%,油菜产量达2 941.5 kg/hm~2,较单施化肥提高了31.2%,替代化肥34%与替代化肥24%油菜产量差异不显著,主要原因是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有效减轻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增加有效角果数,提高千粒重.在该试验条件下,单施商品生物有机肥4 548 kg/hm~2,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比例为20%~30%时,能有效减轻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改善油菜的产量结构,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 油菜 商品生物有机肥 用量 有机替代比例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抗根肿病资源创新与利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肿病是原生动物界根肿菌门根肿菌属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Wor.)侵染引起,并专性危害十字花科作物的一种传染性强的土传病害。近些年来,加拿大和我国油菜的安全生产均受到根肿病的严重威胁。本文简要介绍了根肿菌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及主要防治途径,重点总结了在根肿病抗性资源发掘、抗病基因遗传定位和克隆以及抗病育种等方面的进展,分析了目前我国油菜根肿病综合防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与展望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油菜抗根肿病遗传育种的高效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支持,进而保障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油菜 根肿病 资源发掘 抗性基因定位 抗根肿病育种 进展与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种植修复重金属镉等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重金属污染农田目前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上的严重问题,利用植物对重金属元素超累积吸附作用修复污染土壤是一种绿色、经济有效的方法。该研究主要从镉等重金属对油菜种子发芽与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油菜植株内的迁移分布、重金属超积累油菜资源品种鉴定、影响油菜吸附镉等重金属的其他因素以及油菜在镉等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前景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利用油菜种植修复重金属镉、铜等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为油菜种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可行性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油菜 农田土壤 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并育成了一批核不育杂交种。为了促进核不育研究的深入及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水平,对双隐性核不育和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2种类型的核不育系统的遗传模式、相关基因定位以及其不育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成果在将来油菜杂交育种中的利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 油菜 杂种优势利用 细胞核雄性不育 双隐性核不育 隐性上位核不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