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湖北、湖南砖茶主产区茶园土壤有效氟的背景调查
《江苏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砖茶主产区茶园表层土壤有效氟含量背景特征,对湖北、湖南4个县市139个典型茶园0~30 cm土层土壤水溶态氟、交换态氟含量和p H值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水溶态氟和交换态氟平均含量分别为0.67 mg/kg和0.49 mg/kg,主要分布区间分别为0.51~1.00 mg/kg和0.61~0.80 mg/kg;湖南省水溶态氟和交换态氟平均含量分别为0.39 mg/kg和0.26 mg/kg,主要分布区间分别为0~0.5 mg/kg和0.21~0.40 mg/kg;各地区水溶态氟含量顺序为咸宁>长沙>安化>桃源,交换态氟含量为咸宁>安化>长沙>桃源;湖北省大部分土壤p H值<4.5,湖南p H值主要分布在4.5~5.5,各地区间差异较大。整个调查区土壤p H值与水溶态氟、交换态氟均呈显著负相关,但不同县(市)茶园土壤p H值与水溶态氟含量的关系有所不同,调查地点对土壤有效氟含量状况起决定作用,土壤p H值对土壤有效氟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


土壤pH对茶园土壤有效氟含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茶园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培养和田间改良试验,研究了茶园土壤pH对土壤中水溶态氟和交换态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培养下,当土壤pH由4.0降至3.5时,土壤水溶态氟含量迅速升高,当pH值在4.0~5.0之间时,水溶态氟含量较为稳定,之后随着土壤pH升高水溶态氟含量增加;交换态氟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大致相反,且pH对20~40 cm土层土壤有效氟的影响比0~20 cm土层显著,对水溶态氟的影响比交换态显著,在强酸性土壤条件下对有效氟含量的影响比酸性条件下显著。田间试验结果与之基本一致,以pH 5.0为基点,随土壤pH值的上升或下降,两层土壤水溶态氟含量均增加,其中pH值降低对土壤水溶态氟的影响更大。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