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矮败”小麦回交群体若干重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01 CSCD
摘要:用矮败小麦不育株为母本 ,40个普通小麦品种 (系 )为父本连续回交三次 ,共衍生出 12 0份后代群体。通过对各群体的不育株、可育株的株高、穗长、千粒重等性状的相关分析 ,探讨了“矮败”基因回交转育的效应。不育株 :连续注入父本遗传种质 ,对其各性状表现影响较小。其株高一般 45 cm左右 ,回交几代后 ,高秆父本衍生的后代略高于中矮秆父本的后代。与可育株相比 ,其穗子较长 ,小穗数多 ,但千粒重较低 ,开花一般迟 2~ 4d,而早花父本衍生的后代花期也早 ,迟花父本后代花期较迟。可育株 :性状表现与父本关系密切 ,并随回交世代的增加而逐渐接近父本 ,其 F1 、BC1 F1 、BC2 F1 各世代群体株高依父本株高的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 :YF 1 =5 6 .2 10 +0 .3194X、YBC1 F 1 =40 .435 +0 .5 119X、YBC2 F 1 =2 1.6 87+0 .775 9X。大穗多花多粒的父本衍生的可育株一般也是大穗多花多粒 ,千粒重大都表现超父优势。早花父本衍生的可育株花期早于迟花父本后代


白菜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的发现和育性观察
《安徽农业科学 》 1992
摘要:1989年3月,我们在油菜甘白种间杂交(81008X托品)F_4代白菜型油菜品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经过两年多的观察研究,其测交和回交后代无育性分离,现有白菜型油菜品仲中存在着保持和恢复基因。初步认为,该不育材料属于核质互作的细胞质不育类型。该不育材料在盛花前总不育率为98.76%,盛花后育性有变化。与波里马不育系高温敏感型相比,其育生变化除高温因素外,对光照长度是否也有一定的诱导作用,或需要一定的积温后才能导致育性发生变化进行了讨论。后期可育株自交和兄妹交结实指数分别为0.044和0.090,低于自交不亲和结实指数1.0的标准,剥蕾自交结实指数也仅5.133。根据其雄性不育和自交不亲和双重性质、作者认为,该不育材料用于配制杂种,纯度可能优于白菜型油菜自交迟钝系和标志性状杂种。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自交不亲和 测交 回交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