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年限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对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年限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对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的动态影响。本研究依托于河南省信阳市长期定位试验,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CF)、22500 kg·hm~(-2)紫云英+80%化肥(G+80%CF)、22500 kg·hm~(-2)紫云英+60%化肥(G+60%CF)、22500 kg·hm~(-2)紫云英+40%化肥(G+40%CF)共5个处理,分析2011、2016、2020年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变化趋势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能较好地拟合土壤磷的吸附特征(R~2为0.9804~0.9949,P<0.01)。随种植年限的增加,不同处理各参数变化并不相同。G+80%CF、G+60%CF、G+40%CF处理土壤磷最大吸附量(Q_(max))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磷吸附常数(K)和磷最大缓冲容量(MBC)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2020年较2011年,Q_(max)分别降低了11.30%、12.95%、15.47%,K分别增加了20.73%、22.50%、27.27%,MBC分别增加了8.63%、6.43%、6.28%;CF处理与之相反,土壤磷的Q_(max)随年限的增加呈增加趋势,K和MBC随年限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与2011年相比,2020年土壤磷的Q_(max)增加了8.80%,K降低了12.20%,MBC降低了2.97%;各处理土壤磷吸附饱和度(DPS)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无规律性变化。CK和CF处理土壤磷的平均解吸率随年限的增加呈降低趋势,G+80%CF和G+40%CF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G+60%CF处理呈降低趋势。相同年份,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较CK降低了土壤磷的Q_(max)、增加了土壤磷的K、MBC、DPS及平均解吸率。相关性分析表明,Q_(max)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呈极显著正相关,MBC与CEC呈极显著负相关,DPS与碱解氮(AN)、有效磷(AP)呈极显著正相关,解吸率(DR)与速效钾(AK)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 H呈显著负相关。冗余分析结果表明,CEC、AP、AK是影响土壤磷吸附解吸特征的主要因素,贡献率分别为26.7%、18.5%、16.2%(P<0.05)。综上,土壤对磷的吸附解吸主要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效磷、速效钾的影响。长期紫云英配施减量化肥可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增加土壤对磷的解吸,长期单施化肥效果则相反。综合考虑土壤磷吸附解吸特性及土壤理化性质,以减量20%~40%化肥配施22500 kg·hm~(-2)紫云英效果较好。本研究为豫南稻区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陆基推水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陆基推水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模式中养殖水体及净化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21年10月对集装箱养殖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水体与净化处理系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及水质理化因子进行分析,并运用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评价养殖水体与净化水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在养殖水体内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17属21种,在净化系统水体中共鉴定出8门51属93种,净化系统水体内浮游植物种类数显著大于养殖水体的(r=0.918,P<0.01)。在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丰度与生物量分别为2.816×10~5cells·L-1和0.021 mg·L-1,优势种主要为类颤鱼腥藻(Anabaena oscillarioides)和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Melosira granulate var. angustissima);在净化系统水体中,浮游植物丰度与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1.135×10~6cells·L-1和0.763 mg·L-1,优势种为被甲栅藻(Scenedesmus armatus)、二形栅藻(Scenedesmus dimorphus)、顶锥十字藻(Crucigenia apiculat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minima)等;净化系统水体浮游植物丰度与生物量显著高于养殖水体的(P<0.01),且优势种种类较多。净化系统水体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均显著高于养殖水体的(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显示养殖水体为β-中污染水平,净化系统水体为轻污染水平。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影响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水体与净化系统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理化因子为pH、比电导率(SPC)、溶解氧(DO)与NO3--N等,净化系统水体浮游植物群落主要与NO3--N、NO2--N、光照等因子有关。研究表明,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调控水质条件控制集装箱循环水养殖系统与净化系统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来维护养殖模式的良好运行。
关键词: 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模式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黄河故道安徽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生态学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晰黄河故道水域生态完整性与生物多样性状况,于2018年对黄河故道安徽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浮游植物7门46属94种,绿藻门种类最多,为20属51种,占总种类数的54.26%;其次为硅藻门,为11属17种,占总种数的18.09%;黄河故道浮游植物丰度为0.507×105~8.406×105 cell·L-1,平均为 2.875×105 cell·L-1,浮游植物生物量为 0.039~0.926 mg·L-1,平均为 0.254 mg·L-1;蓝藻门与绿藻门是浮游植物丰度主体,绿藻门与甲藻门是生物量组成的主体;运用浮游植物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评价黄河故道水质现状为β中污-轻污染水平;单因素相似性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发现,不同季节样点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达显著水平(r=0.625,P<0.05),季节分化明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分布的环境因子不同,铵态氮、水温、水深、溶解氧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主要环境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故道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安徽三座通江湖泊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生态学杂志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17年9月(秋季),对安徽3座典型通江湖泊龙感湖、大官湖、黄湖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丰度、生物量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50属共107种(包括变种),主要隶属于绿藻门(Chlorophyta)和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分别占物种数的50.47%和23.36%;主要优势种为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Melosira granulate var.angustissima)、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minima)、近旋颤藻(Oscillatoria subcontorta)、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龙感湖中蓝藻门(Cyanophyta)、硅藻门类群优势度较高,大官湖与黄湖优势种以绿藻门、硅藻门与蓝藻门类群为主;通江湖泊秋季浮游植物丰度为2.37×104~44.99×104cells·L-1,生物量为0.017~0.432 mg·L-1,蓝藻门在细胞丰度上占优势,绿藻门与硅藻门在生物量上占优势;3座通江湖泊秋季浮游植物丰度、Shannon指数水平分布差异显著,湖泊连通性、人为活动干扰对群落结构组成具有一定影响。冗余分析表明:影响通江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龙感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与水深、透明度因素相关;大官湖浮游植物主要受到水深、水温因子影响最大;黄湖浮游植物主要与水体电导率、溶解氧、p H关系密切。
安徽城东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生态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城东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健康状况,于2016年7、8、9、10、11、12月及2017年10、11、12月对城东湖浮游植物及水质理化指标进行调查分析.鉴定浮游植物8门, 56属, 106种(含变种).其中以绿藻门种类最多,为25属50种,占总种类数的47.17%;硅藻门次之, 13属23种,占21.70%,绿藻和硅藻类物种在城东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中处于优势地位;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为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Melosira granulate var. angustissima,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分歧锥囊藻Dinobryon divergens.2016年及2017年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月平均值为6.743、 5.840*104 cells·L-1,相对应的生物量为0.884与0.526mg·L-1;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及Pielou指数分别为0.627-3.830,0.741-4.118,0.247-0.975,平均值分别是2.029,2.193,0.714.RDA分析显示,影响城东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透明度、总碱度、溶氧等.水质评价显示,城东湖水质处于α中污染,营养水平为中营养状态.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