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
《农业工程 》 2024
摘要:安徽省是全国主要油菜生产省份之一,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近年来种植面积持续下降,机械化水平发展缓慢。为更好促进油菜产业发展,推动油菜面积恢复性增长,从油菜机械化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秸秆还田和烘干6大环节出发,分析不同作业方式的适应条件及优劣势,探索总结适应安徽省的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以期为安徽省油菜机械化生产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安徽稻茬田利用与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农学学报 》 2017
摘要:安徽是全国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也是小麦生产的次适应区域,其中稻作区传统种植模式以"水稻—小麦/油菜"为主,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和气候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小麦、油菜生产处于亏损状态,冬闲稻田面积急剧扩增,亟待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笔者认为在安徽利用稻茬田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区位、气候、上市季节、土地资源、产量效益、机械化耕作等方面的优势,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科学减灾避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指出推进安徽稻田马铃薯产业发展,要加强配套技术研究、扩大稻茬马铃薯攻关示范成果应用、强化生产主体培育、加强产业规划布局、加大财政专项支持力度、推进马铃薯一二三产业融合。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