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人工接种(模糊匹配)
6条记录
油菜黑胫病病原菌致病力差异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摘要: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来自不同地区30份菌株的致病力(性).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差异,病情等级为1.92~8.84,以强致病力为主,占比73.3%.不同寄主对菌株的抗感反应也存在差异,可为病原菌菌群划分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油菜黑胫病 病原菌 致病力 人工接种 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抗根结线虫病基因(Mi)分子标记的评估

中国蔬菜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前人研究获得的2对与番茄根结线虫病基因(Mi)连锁的分子标记,对15份番茄材料进行苗期抗根结线虫病鉴定,以检测其在育种实践中的有效性。结合室内分子标记鉴定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出对番茄根结线虫病免疫的材料1份,高抗根结线虫病的材料3份,感根结线虫病的材料11份。结果表明,引物SCAR1和SCAR2均能检测出抗根结线虫病的特异条带,但SCAR1标记与苗期人工接种的病情指数表现出更大的相关性。说明SCAR1标记更适合应用于番茄抗根结线虫病的辅助选择中。

关键词: 番茄 根结线虫病 分子标记 人工接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抗(耐)菌核病的人工接种鉴定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2 CSCD

摘要: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和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的方法 ,通过对 61个国内外油菜品种抗 (耐 )油菜菌核病的差异性的比较 ,评价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时期鉴定油菜抗 (耐 )病性的优缺点。试验结果表明 :2种人工接种方法鉴定结果均显示出品种间的抗 (耐 )性差异显著 ,在不同的生育期间油菜对菌核病的抗侵染和抗扩展的能力不一致 ,青角期人工接种法鉴定结果与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结果呈相关性正显著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 人工接种 自然发病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栽培措施控制油菜菌核病的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利用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不同播期和不同密度等栽培措施对控制油菜菌核病的作用。结果表明,品种和播期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种植密度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不显著,选用抗(耐)病性品种和适当晚播可有效控制或避开油菜菌核病发生。合理密植可提高油菜产量。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栽培控制 自然鉴定 人工接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同品种不同生育期耐菌核病性差异的初步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1

摘要:本文根据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 离体叶片接种、局部菌丝块接种、捆绑叶柄接种和牙签穿刺接种等人工接种方法的试验结果,初步研究油菜同品种在不同生育期耐病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低芥酸甘蓝型油菜品系81007在五叶至七叶期、抽苔期和初花期耐病性有明显差异.与81002相比,病斑直径(长度) 减少率分别为-76.59%、-17.64%、17.95%和38.0%.表现出苗期耐病性弱,抽薹后耐病性强.其他参试品种(系)在不同生育时期耐病性强弱趋势基本一致.文中对这种耐病性差异存在的意义及在油菜抗病育种中利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 人工接种 生育期 病斑 耐病性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菌核病菌菌核室内诱导子囊盘

安徽农业科学 1990

摘要: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 菌核经过6周以上时间的保湿冷冻处理后,放入温室里,诱导萌发和产生子囊盘.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在诱导期间,如果不冲洗,一个月后菌核也不会萌发.隔10天或20天,用灭菌水冲洗一次,冲洗后20天左右,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并能释放出大量的子囊孢子.隔30天后冲洗,25天后菌核才萌发,但产生异常子囊盘,所释放的子囊孢子数也较少,冷冻处理6周至24周对菌核萌发和子囊盘的产生无显著影响.在室内人工接种时,根据这些结果如何使子囊孢子的释放与油菜盛花期相吻合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油菜 病害 菌核病菌 菌核 子囊盘 诱导 室内条件 人工接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