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梨园锈病发生调查及田间药剂防治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目的]明确梨锈病在安徽合肥地区的发生情况,筛选出防治梨锈病的有效杀菌剂并确定其防治最适用药间隔期.[方法]以5年生"砀山酥梨"为试材,通过监测田间梨锈病不同时间点的病斑数并测量每病斑大小,结合天气因素,调查梨锈病的发生情况.再选取11种杀菌剂并制定4种施药间隔期进行田间试验,筛选最佳的药剂以及施药间隔期.[结果]安徽合肥地区梨园叶片从4月上旬开始出现梨锈病病斑,4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5月中旬病情稳定,不再发生新病情;且4月降雨量多是梨锈病发生的关键因素.11种杀菌剂对砀山酥梨梨锈病的防治试验表明,三唑类药剂腈菌唑和苯醚甲环唑优于其他9种药剂,其中农抗120、萎锈灵、腐霉利和甲基硫菌灵防治效果较差.间隔7 d或者间隔14 d施药都可以控制梨锈病发生率.[结论]在安徽合肥地区,选用腈菌唑或苯醚甲环唑分别在4月上旬发病初期和4月下旬发病高峰期分2次进行喷雾防治,能有效控制梨锈病.
我国‘砀山酥梨’主要产区栽培适应性对比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9 CSCD
摘要:为明确砀山酥梨的栽培适应性,量化其生态环境条件,为优化砀山酥梨栽培区域提供参考依据,系统调查、分析和讨论了全国砀山酥梨代表性产地砀山酥梨的立地条件、各类气候因子、土壤条件及其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特征。结果表明,砀山酥梨对栽培适应性广泛,可在安徽省砀山县、寿县、陕西省蒲城县、山西省祁县、新疆库尔勒地区栽培;在云南省安宁县、禄丰县等地,因冬季温度偏高,其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综合砀山酥梨主产区气候环境因子、发育特性和果实品质认为,砀山酥梨最适宜的气候条件在暖温带;最适宜的土壤类型为沙壤土或黄壤土,其pH约为5.8~7.6,有机质含量应在10 g·kg-1以上;年均温度约9.91~15.66℃,≥10℃的有效积温约3 832~5 240℃,生长期适宜的温度约17.00~22.40℃,休眠期适宜的温度在–4.5~7.2℃;年日照2 046~2 965 h;年降雨量应在441.8~739.8 mm,生长期平均相对湿度为55%~80%,休眠期相对湿度为54%~71%。
砀山酥梨果实发育期间树体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砀山酥梨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叶片以及一年生枝条内各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各器官间的相关性,以期为砀山酥梨合理适时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片内N、P、K、Zn、Cu、B含量呈下降趋势,Ca、Fe和Mn含量呈上升趋势,而Mg、S含量变化不显著;一年生枝条内N、P、K、Mg、S、Cu、Zn和B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Ca和Mn含量呈上升趋势,Fe含量呈波动性变化;果实内N、P、K、Ca、Mg、S、Mn、Cu、Zn和B含量呈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Fe含量先显著下降,后呈现出波动性变化。叶片中N、P、K、Cu、Zn、B含量间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Ca含量与K、B呈极显著负相关,Mn和N、P、K呈极显著负相关;1年生枝条中N、P、K、Cu、Zn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Ca与Fe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Mn和K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中Fe含量与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余各元素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N、P、K、Zn、B和果实、一年生枝条中对应的矿质元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砀山酥梨植株中营养元素的分配,随着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施肥时要根据矿质元素的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前施入。
石榴籽粒硬度特征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籽粒硬度是石榴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探究石榴籽粒硬度特征及其相关生理指标,旨在为进一步的籽粒硬度形成与调控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用TA.AX质构仪测定石榴籽粒硬度的体系,并对不同品种果实内不同着生部位籽粒的硬度进行了测定,发现果实内籽粒硬度普遍存在着异质性。通过籽粒硬度与木质素、纤维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籽粒硬度与其木质素、纤维素含量显著相关,因此认为籽粒木质素、纤维素含量可作为评价石榴籽粒硬度的生理指标。尽管木质素含量可反映石榴籽粒硬度,但不同硬度籽粒的木质素染色后肉眼无法分辨,因此木质素染色法尚不能作为判断石榴籽粒硬度的直观方法。研究结果中籽粒硬度的异质性及籽粒硬度与木质素、纤维素间的相关性结果为后期籽粒硬度相关研究中的取样及代谢机制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石榴种皮结构及发育过程的显微观察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石榴种皮的显微结构及其发育过程中的变化,从而丰富石榴种皮发育的细胞学基础,进而为调控种皮发育奠定基础。通过改进石蜡切片方法,对‘月季石榴’果实发育过程中种皮的显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脱水、透明间隔时间延长至2 h,浸蜡时间延长至3 d,可获得良好的切片蜡带。对种皮显微的观察发现,石榴内外种皮由5层细胞组成,外种皮由栅栏层和薄壁细胞层细胞组成,内种皮由木栓层、厚壁细胞层和薄壁细胞层组成。对不同发育阶段种皮的显微结构观察发现,发育前期内外种皮间存在明显的空气腔;之后,内外种皮继续发育,内种皮外层细胞的细胞壁逐渐加厚形成木栓层;内外种皮间的空气腔消失。该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石榴籽粒发育的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10年生石榴植株大量矿质元素分布与累积特性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石榴植株中大量矿质营养元素分布与累积特性,以10年生‘大笨籽’石榴植株为试材,分别测定果实、叶、一年生枝、骨干枝、主干、侧根和须根的N、P、K、Ca、Mg和S的含量。结果表明:(1)N、P、Ca等元素在叶片中含量最高,分别为20.17、2.00和30.63 g·kg-1;K在果实中含量最高,为10.23 g·kg-1,Mg和S元素在须根中含量最高,分别为1.27和1.90 g·kg-1。(2)N在骨干枝中积累量最大,为35.03 g,所占比例为25.22%;P在侧根中积累量最大,为3.66 g,所占比例为28.80%;K在果实中积累量最大,为31.97 g,所占比例为43.70%;Ca在骨干枝中积累量最大,为27.29 g,所占比例为26.42%;Mg在叶片中积累量最大,为3.86 g,所占比例为30.65%;S在果实中积累量最大,为3.48 g,所占比例为27.01%;(3)整株每kg鲜重生物量中大量元素累积量为13.69 g,其中叶片的最高为26.35 g;其次为须根,累积量为22.47 g;果实的积累量最少为8.94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