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牛PLAG1基因多态性与大别山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20
摘要:以安徽大别山牛为试验群体,采用PCR和直接测序技术检测PLAG1基因的多态性,并探讨其多态性对大别山牛生长性状的影响,为大别山牛体尺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在线软件分析牛PLAG1基因的结构特性,计算等位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利用SPSS软件探索PLAG1基因多态性与大别山牛群体体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牛PLAG1基因编码蛋白质前体结构包含有6个ZnF_C2H2区域和4个low complexity区域,PLAG1基因第1内含子区检测到1个19-bp Indel位点,3'UTR区检测到1个变异位点g.48316C>T,二者均属于中度多态(0.25
皖南牛种质资源特性和杂交改良效果分析
《中国牛业科学 》 2019
摘要:[目的]研究皖南牛的种质资源特性,探讨其杂交利用效果.[方法]对皖南牛和和-皖杂交F1代牛进行了初生、6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体重和体尺性状测定.[结果]皖南牛和和-皖杂交F1代牛公母牛在0~6月龄、12~24月龄时是体重增长高峰期,利用日本和牛对皖南牛进行杂交改良,可显著改善其个体小、生长慢等不足,杂交优势明显.[结论]皖南牛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牛之一,具有独特的遗传发育特性,亟需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且杂交改良可能是提高其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