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葛景贤(精确检索)
3条记录
关于今后夏秋蚕品种的方向问题

安徽农业科学 1979

摘要:我国长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有自然的夏秋蚕品种,就性状而言,大都是体质强健,丝质良好,缺点是茧小丝少,产量不高.约在1924年前后,才出现了经人工孵化的改良夏秋蚕种.最初用二化性中系纯粹种,不久改用了中日一代杂种.抗日战争前为求蚕作安定,曾一度由广东引进了"广寒""广麻"两个多化性品种,丝色洁白,茧层量中等,分别和华六杂交,制成夏用种(多化×二化) 和秋用种(二化×多化),抗日战争开始后即停止生产.抗战胜利后直至六十年代初,夏秋用品种主要用华十×沄文.后来因为法文品种死卵和再出卵多,体质有下降的倾向,于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梁秆简易蚕(竹匾)介绍

蚕业科学 1966

摘要:一九六五年春,我所在界首县芦村公社建立了蚕桑样板点。当地房屋窄小,蚕具全无,而全公社要饲养三百二十张蚕种,困难是很多的。我们学习了大寨人、大庆人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后,决心克服困难。一不向上伸手,二要千方百计为群众利益着想,三要自力更生、就地取材。为了解决蚕具问题,我们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地用淮北到处都有的高粱秆,做成了简易蚕匾。有了这种蚕匾,就便于贯彻统一的养蚕操作技术,便于使用防干纸,加温均匀。简易蚕匾的制作也有一个提高发展过程。由于与群众相结合,逐步改进,使简易蚕匾由不坚实到坚实,由需用蚕架到不需用蚕架,并根据房屋和防干纸的尺寸,确定了蚕匾尺寸,最后定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自然上簇法研究简报

蚕业科学 1965

摘要:全国各地正着手研究以节省劳力为主的经济养蚕法。上簇是养蚕工序之一,上簇劳力约占条桑育总劳力的25%左右,劳力的使用也相当集中,不解决上簇问题,就不能形成完整的经济养蚕法。 研究上簇法,必须研究提高工效和提高茧质两个方面。茧质包括上茧率、解舒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