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国油菜黑胫病危害风险性分析及预防策略
《农学学报 》 2018
摘要:为了加强油菜黑胫病的认识,提高防控和检疫意识,控制病害的扩散、流行和危害,保护中国油菜安全生产,促进油菜产业健康发展。笔者通过油菜黑胫病菌的国内外分布状况、经济危害性、入侵可能性、防控难度等方面的分析,结合油菜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性,参照国际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方法对油菜黑胫病危害风险性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估。结果表明,中国油菜黑胫病(L.maculans)菌风险值为2.59,属特别危险风险等级。病原菌的入侵将会给中国油菜产业带来巨大威胁,应加强油菜籽进口检验检疫,病原菌监测工作,做好病害防治和抗病育种研究。
油菜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中的作用
《农学学报 》 2017
摘要:为了研究油菜在促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本文从油菜多功能用途出发,从农业增收、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油菜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增加农业收入;作为观光资源,油菜可以带动皖南山区古村落的开发利用,增加农家乐、景区交通、土特产销售等收入;同时对促进传统旅游产业的提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扩大皖南油菜种植,尤其是偏远古村落油菜的发展,对增产增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休闲旅游等具有重要价值,对当地的经济转型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有着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高温对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稳定性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生产中出现的微粉现象,研究了人工高温和分期播种情况下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型不育系9012A和杂合型不育系12-204A的不育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类型不育系在一定高温胁迫下,均出现育性转换现象,但对高温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对于9012A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介于30~35℃之间;40℃持续处理16~32h,或者间歇处理3h/d×6d、6h/d×5d、9h/d×4d、12h/d×3d、15h/d×2-4d(累计40℃处理18~60h),或35℃间歇处理15h/d×2-4d(即35℃累计30~60h)均发生育性转换,其中35℃时15h/d×3d(即35℃累计45h)处理育性转换最为明显,说明高温对9012A育性转换具有累加效应。自然条件下6个播期(从2014年10月16日到2015年2月9日,即秋冬播种,避开30℃以上持续高温)的不育性彻底稳定。对于12-204A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29℃,不低于29℃时育性发生转换,其中35℃15h连续处理育性转换效果最为明显;自然条件下6个播期均发生育性转换。当高温胁迫下育性发生转换时,9012A和12-204A均可自交结实,但是结实性差。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 高温胁迫 育性 自交结实性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同型临保系选育新策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已有研究表明经一定高温处理后,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9012A系统中纯合型不育株稳定彻底,而杂合型不育株发生育性转换,并具有一定的自交结实性。利用这一特性,本研究提出了纯合两用系9012AB的同型临保系选育新策略。以9012AB中不育株为轮回亲本,临保系204TAM为供体亲本进行回交转育。F_1、BC_(1-2)均为不育株群体,从中选择与9012AB相似的不育单株经35℃光照持续处理15h后,用其中育性转换株与9012AB中不育株进行回交转育。在BC3群体中选择与9012AB同型的不育单株,经同样高温胁迫处理后,从育性转换株自交后代的可育株群体中选育出9012AB的同型临保系9012TAM。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 临保系 纯合两用系
不同杀菌剂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效及对油菜产量损失的影响
《植物保护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使用5种杀菌剂和1种微肥于油菜苗期2~3片真叶期进行灌根处理,以传统的石灰处理方法比较,评价不同处理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和对油菜产量损失的影响。5种杀菌剂处理、微肥以及石灰处理均对油菜根肿病有较好的防效,其中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效达90.82%;从产量损失方面比较,10%氰霜唑悬浮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和60%硫磺·敌磺钠可湿性粉剂处理可显著减少根肿病引起的产量损失;50%氟啶胺悬浮剂处理较对照增产不显著,而且对油菜生长有抑制作用;油菜根肿病的病情指数与油菜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0.796 2,油菜产量(y)与病情指数(x)的回归方程为y=-32.65x+2 372。
安徽省历年油菜审定品种主要性状遗传改良
《作物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1983~2012年安徽省审定的70份油菜品种的品质和主要经济性状演变规律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育成年代与生育期、一次有效分枝、单株角果数及产量间具有极显著线性回归关系,与株高、千粒重、硫苷和芥酸具有显著线性回归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经过30年的品种改良,产量、单株角果数、千粒重、生育期、株高和一次有效分枝数分别增加了81.22%、97.56%、11.90%、10.08%、10.03%和29.42%。而品种育成年代与每果粒数和含油量无显著线性关系,表明这些年育成品种在每角粒数与含油量方面未有明显改良。6个经济性状和产量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单株角果数与一次有效分枝数、产量均表现极显著正偏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626和0.5190,千粒重和生育期表现显著正偏相关(0.2588)。数据分析暗示品种进一步改良有可能通过提高每果粒数和(或)含油量实现。
中国油菜黑胫病害分布及病原菌鉴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2012年间,对我国16个省(市、自治区)60个市(县)的冬、春油菜产区进行油菜茎基溃疡病/黑胫病的调查,从14个省的42个市(县)发现黑胫病存在,发病田块约占调查田块的10%,最重的田块发病率达92%,整株死亡率达5%。从病症表现判断,我国冬、春性油菜茎部、基部黑胫病斑与欧洲、北美油菜黑胫病病斑相似。感染病株中,假囊壳成熟时释放子囊孢子,其形态特征符合文献中对Leptosphaeria biglobosa的描述。分离纯化菌株,在PDA培养基上产生黄色至黄棕色或红棕色色素,与对照L.biglobosa菌株相似。共分离纯化了550个病原菌株,对其中的384个纯化菌株和468份感病组织样品,分别提取病原菌DNA后,采用多重PCR鉴定病原菌种类,得到L.biglobosa特异的440bp产物。结果显示,这些病原菌均为L.biglobosa。采用子叶接种的方法,检测了11个省(市、自治区)的22个菌株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强致病力菌株有14个,中等致病力菌株有8个,除来自内蒙古海拉尔的菌株CN-21外,所有试验的中国菌株均较来自波兰的中等致病力的L.biglobosa菌株PL-Lb致病力强。本研究表明,目前黑胫病在我国油菜产区普遍存在,且在局部地区已造成较严重的危害;尚未发现引起油菜茎基溃疡病的强侵染型致病菌L.maculans。提出了防止L.maculans入侵我国的监控措施和对策。
安徽冬油菜新害虫——油菜叶露尾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年在安徽省巢湖市发现一种危害冬油菜的新害虫,经初步鉴定为油菜叶露尾甲Strongyllodes variegatus(Fairmaire,1891)。田间调查和试验表明:油菜叶露尾甲在安徽主要分布于巢湖市、马鞍山市、宣城市、安庆市、六安市,以及合肥市和滁州市的部分地区。该害虫在安徽年发生2代,每年3~5月及9~11月出现。3~5月是其主要的为害期和繁殖期。成虫取食油菜叶片、嫩茎和花蕾,形成"半月牙"状伤口和"秃梗"状;幼虫潜叶取食叶肉,形成不规则"亮泡"状,导致叶片枯死,提前脱落。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羽化;成虫入土或混在油菜种子中越夏、越冬。其在油菜上危害有加重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