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稻避螟的播、栽适期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85
摘要:近年来,由于水稻的不断改制,水稻螟虫的发生、危害也随着起了很大的变化.合肥及其以北稻区,基本上已改成稻麦、稻油轮作的一季中稻区,加上水稻品种更替、扩种杂交稻等原因,水稻栽培布局趋向复杂,稻螟随之从七十年代中期的最低密度又复上升.1984年出现20%以上的白穗率,说明会造成二成左右的稻谷损失.根据这种情况,我们本着经济、简便、安全、有效的原则,拟从"予防"出发,减避水稻螟害,探索中稻避螟的播、栽适期,从而降低发生面积,减少施药次数和用量,节约农业投资,保护水稻产量.特别是大量使用农药产生污染,栽培避螟就更显得迫切. 现将1983—1984年获得的结果整理报告于下:
从安徽水稻耕作制的变革与稻螟危害情况谈螟害防治措施
《安徽农业科学 》 1984
摘要:水稻是我省粮食生产中的主要作物,播种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40%,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60%左右.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稻螟的发生面积常占水稻各种虫害面积的第一位,1980达1,400万亩,虽然经过防治,仍损失稻谷0.931亿斤. 水稻的耕作制度,是依据自然条件、社会制度及科学技术水平等因素而形成的一种生产形式,常因上述因素的变化而起变革;相反的,耕作制度的变革,又常引起农业生态系统的变化.水稻螟虫的群落,直接受到食物链和空间链的制约,因而稻螟的发生及其危害也常因耕作制不同而相应地起着明显的改变.现将我省对水稻耕作制度的变革与水稻螟虫的变化情况的调研所得,谈一谈水稻螟虫的防治问题.
一种干制昆虫标本的新方法
《植物保护 》 1980
摘要:昆虫标本的制作,是研究昆虫、鉴别昆虫、普及昆虫知识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制作昆虫标本常用的方法,对鳞翅目昆虫的蛹,一般采用浸渍法,即把毒死后的蛹,长期浸泡在药液中保存,用此法制作的标本,往往受药液的长期腐蚀,产生变色、腹节脱落和少量沉淀物;对直翅目的成虫或若虫,一般采用干制法,即把毒死后的昆虫,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填入药棉,整形后干燥保存,但是在制作后不久,往往消失
金属卤化物灯诱虫研究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 1980
摘要:为了研究物理防治在综合防治措施中的效能,1978年我们与本院农训班协作,在8—11月间观察了1000支光金属卤化物灯(以下简称卤灯) 的诱虫效果,并与20支光黑光灯(以下简称黑灯) 和200支光电灯(以下简称白灯),进行诱虫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导如下: 一、灯具安装和试验经过采用江苏师范学院研究成功的金属卤化物灯中效果较高的镓钴灯.灯管固定在钢筋三角架上,架上设防雨帽、集虫漏斗及集虫箱.集虫箱分层装15毫米、8毫米、3毫米三种不同规格的铁丝筛.光源照顾不同高度的农林作物,离地面3.5米,离灯2米设百叶箱一只,安放触发器和限流器等附件,灯北以3米多高的铁路路基为屏障,其他三方面是水稻田和菜地.
土农药与666混用防治水稻三化螟
《昆虫知识 》 1965
摘要:安徽省地区均有半富的土农药资源,为了充分利用土农药、节约666,作者曾在1959—1960年进行了土农药与6%可湿性666混用治螟试验,兹分述如下。 一、药效测定 用8寸口径的瓦缸,于1959年8月2日每缸栽水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