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3种植物源物质复配对异囊地蛛的驱避作用
《安徽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目的]寻找烟田蜘蛛卵囊类异物防控新方法。[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法和滤纸药膜法研究3-甲基二十烷、桉油烯醇和野菊花精油3种植物源物质复配对异囊地蛛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3-甲基二十烷、桉油烯醇和野菊花精油3种植物源物质不同体积比复配对异囊地蛛均具有很好的驱避作用,其中体积比8∶2∶3的驱避效果最好,达91.67%,且72 h内均有显著驱避效果。[结论]3-甲基二十烷、桉油烯醇和野菊花精油3种植物源物质复配作为高效植物源驱避剂防治烟田蜘蛛卵囊类异物具有应用前景。
关键词: 植物源物质 异囊地蛛 Y型嗅觉仪 滤纸药膜法 驱避作用
安徽省太和县中国南瓜曲叶病毒自然侵染南瓜的检测分析
《植物保护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南瓜曲叶病毒(squash leaf curl China virus, SLCCNV)是一种植物单链DNA病毒,属于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在自然条件下该病毒可以侵染多种葫芦科作物,如南瓜、甜瓜等。该病毒由烟粉虱进行持久性传播,是影响瓜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2021年4月-5月,安徽省太和县温室大棚中的南瓜叶片出现斑驳、皱缩、卷曲以及植株矮化等现象,我们采集了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南瓜病叶样品以及烟粉虱虫体进行RT-PCR鉴定,结合测序结果鉴定危害南瓜的病毒为SLCCNV。为了进一步明确安徽太和地区SLCCNV的系统进化特征,我们测定了SLCCNV的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CP)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安徽太和县所检测到的SLCCNV分离物与中国广东和海南地区的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并且与越南、菲律宾、柬埔寨、泰国等一些国家的分离物处于同一个大分支,存在较小的地域差异性,而与印度和孟加拉国地区的分离物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处于不同的大分支。本研究是安徽省SLCCNV侵染南瓜的首次报道,期望为该病害的预警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化学调控技术对玉米产量效应的Meta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中国化学调控技术对玉米的增产效果,本研究以喷施清水为对照,通过检索并筛选获得25篇有效文献,78组相关田间试验数据样本,将数据按照省/自治区、试验时间、玉米品种、种植密度、化控剂类型、喷施剂量和喷施期进行分组,利用Meta分析法定量研究中国化学调控技术对玉米的产量效应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应用化学调控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平均增产量为570.489 kg/hm2,95%置信区间为413.595~727.382 kg/hm2,且数据不存在发表偏倚和极端值。选用紧凑型玉米高密度种植,在穗期喷施较低浓度化控剂,更有利于提高化学调控技术的增产效应。该研究可为化学调控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化学调控技术 化控剂 玉米 Meta分析 产量效应
安徽省太和县瓜类褪绿黄化病毒自然侵染南瓜的检测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采集安徽省太和县南瓜具有典型症状的病叶样品进行RT-PCR检测鉴定,并结合测序结果确定为CCYV.为了更加明确安徽太和地区CCYV的来源和序列的变异情况,测定了该病毒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安徽太和县所检测到的分离物与我国其他地区的分离物以及以色列、日本和希腊等国家存在较小的地域差异性,亲缘关系较近,而与伊朗地区的分离物亲缘关系相对较远.该研究是安徽省CCYV侵染南瓜的首次报道,以期为该病害的预警和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对策.
关键词: 南瓜;瓜类褪绿黄化病毒;系统发育分析
安徽省烟草根黑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烟草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引起安徽省烟草根黑腐病的病原菌种类,选择具有典型症状的烟草根黑腐病烟株,采用胡萝卜圆片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同时根据病原菌的培养形态和r DNA-ITS区序列对病原菌种类进行了鉴定,采用灌根法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菌株为基生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对烟草品种云烟87有致病力。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病原菌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V8,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最适p H为6,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3℃。该病原菌能有效利用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等碳源以及尿素、硝酸锌等氮源。
利用小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玉米病毒
《植物病理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范围日趋增大,病害的发生对玉米造成极大为害,病毒病对玉米稳产高产已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安徽、山东和辽宁玉米主要种植区病毒病危害较重。为了检测发病玉米的病毒种类,本研究利用小RNA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玉米病毒,明确种类,以期为制定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40多种玉米病毒病(http://en.wikipedia.org),在我国发生并报道的有5种,分别为玉米粗缩病、玉米矮花叶病、玉米条纹矮缩病、玉米红叶病和玉
烟草青枯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试验
《烟草科技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对烟草青枯病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有效防治该病害,从青枯病发病较重田块的健康烟草根系周围土壤中取样,采用点接法筛选出6株对烟草青枯病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其抑菌圈直径均>8 mm,其中菌株XC4抑菌活性较强且拮抗效果稳定。通过单因素试验进行了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当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0℃,p H值7,接种量2%,转速190 r/min,碳源为牛肉膏,氮源为胰蛋白胨时,菌株XC4发酵效果最好。发酵条件经初步优化,菌株XC4对青枯病菌的拮抗效果由原来的抑菌圈直径12.5 mm增至21.5 mm,比优化前提高了72%。
利用si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烟草病毒
《中国烟草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可以利用小干扰RNA(siRNA)机制干扰体内RNA病毒的增殖,从而获得对该病毒的免疫能力。为了快速检测田间烟草病毒病种类和发现烟草新病毒,本文通过第二代测序技术对烟草的小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软件velvet version 1.1.06对测得的短序列进行组装,再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将得到的重叠群进行数据库比对寻找其中的病毒序列。研究结果得出我国安徽皖南烟区烟草存在PVY、CMV、TMV和TVBMV等RNA病毒。检测到3个重叠群与Potato leafroll virus部分同源,同源性低于90%,疑似一种烟草新病毒。至此建立了检测烟草病毒和发现新病毒的一种新方法,可用于大田烟草病毒的本底调查。
四种杀菌剂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毒力比较
《中国烟草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对烟草青枯病菌更具抑菌作用的杀菌剂,采用"改良抑菌圈法"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抑菌率随浓度提高,青枯灵、农用硫酸链霉素和克菌康在1450.0、310.0和700.0 mg·L-1浓度下,72 h时抑菌率分别达到94.3%、89.1%和84.4%,辛菌胺醋酸盐的抑菌率在48 h时达到最高78.1%。4种药剂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毒力大小依次为农用硫酸链霉素>辛菌胺醋酸盐>青枯灵>克菌康,前两者EC50分别为274.57 mg·L-1和148.25 mg·L-1。表明辛菌胺醋酸盐和农用硫酸链霉素是防控烟草青枯病较为理想的杀菌剂。
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与马铃薯Y病毒CKVNP互作的寄主蛋白
《植物病理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马铃薯Y病毒坏死株系(Potato virus Y necrosis strain,PVY~N)侵染烟草后烟草表现叶脉坏死症状,但其致病的分子机制,特别是与病毒互作的宿主蛋白研究鲜有报道。PVY~N(JQ971975)的CKVNP编码区(CI-6K2-VPg-NIa-Pro区域,核苷酸5 540-6 491)与烟草表现叶脉坏死症状相关,研究其与寄主间的分子互作有助于揭示病毒侵染致烟草表现叶脉坏死症状的分子机制。本文将PVY~N的CKVNY编码区定向克隆到含有DNA结合功能域(DNA-binding Domain,BD)载体上,构建与激活功能域(Activation Domain,AD)融合表达的烟草cDNA文库,用CKVNP为诱饵筛选文库寻找与其互作的寄主因子。结果表明:诱饵质粒插入的CKVNP编码区可读框和氨基酸序列均正确,对酵母菌株无自主激活能力;烟草cDNA文库容量为7.0×10~6 CFU/mL,且插入片段平均大小在1.0 kb以上,质量符合筛选要求;经过筛选和共转化回转验证,有94个候选基因与CKVNP在酵母中互作。挑选22个酵母质粒进行测序得到这些基因的cDNA序列,BLAST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基因共编码14种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