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皖9926的选育与利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 992 6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作 ,从矮败小麦进行轮回选择群体中选得的可育穗再经离子注入引变选育而成的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弱春性 ,一般单产 5 2 5 0~ 675 0kg/hm2 ,适于安徽、江苏沿淮及淮南地区、河南南部及湖北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 ;株高 80~ 85cm ,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 ,千粒重 40g左右 ,熟期转色好 ,不早衰 ,抗赤霉病、条锈病 ,品质优 ;适宜播种期为 10月中下旬至 11月初 ,基本苗可掌握在 180万~ 2 40万 /hm2 左右。
关键词: 矮败小麦 皖9926 轮回选择 离子注入 抗赤霉病
离子束诱变小麦新品种皖麦42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中国农学通报 》 2003
摘要:皖麦 4 2号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作 ,从太谷核不育轮回选择群体 (RV - 6 0 )中选得的可育穗再经离子注入 (30kev ,80次 )引变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 ,弱春性 ,一般单产 6 0 0 0~ 6 75 0kg hm2 ,适于安徽、江苏沿淮及淮南地区、河南南部及湖北部分地区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 80~ 85cm ,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 ,千粒重 4 0g左右 ,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 ,感赤霉病 ,熟期转色好 ,不早衰。适宜播种期为 1 0月中下旬至 1 1月初。基本苗可掌握在 1 80~ 2 4 0万 hm2 左右。
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安徽农业科学 》 2002 CSCD
摘要:简要回顾了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的引变剂量探测、突变后代种植和选择的做法 ,阐述了出现的变异类型和育种的进展 ,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看法
皖麦43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皖麦 43(皖 92 31 8)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 ,春性 ,一般单产 6 0 0 0~ 6 75 0kg/hm2 ,适于沿淮、江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 80~ 90cm ,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 ,千粒重 40g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达 15 %以上 ,品质较好。对赤霉病抗 (耐 )性强 ,熟期转色好 ,不早衰。适宜播种期为 10月中、下旬至 11月初。基本苗可掌握在 2 40万~ 2 70万 /hm2 左右
皖麦32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皖麦32 号(2219)系以扬麦158 经离子注入(30 Kev,80 次)引变,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春性,单产6 000kg/hm 2 左右,适于沿淮、沿江和江淮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90cm ,长芒、白壳、红粒、半角质,千粒重38g 左右,粗蛋白质含量13.89% ,抗三锈和白粉病,中抗赤霉病,熟期转色好,不早衰。适宜播种期为10 月中下旬至11 月初。基本苗可掌握在180 万/hm 2 左右。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