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杨可胜(精确检索)
作者:程福如(精确检索)
作者:姚大瑞(精确检索)
5条记录
棉花高产优质高效优化栽培模型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摘要:采用5因素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密度、施肥量、化控和去早蕾等主要栽培措施进行了优化组合研究,建立了棉花产量形成的栽培措施反应模型,确定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综合栽培措施决策方案。经反馈试验证明,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棉花;栽培措施;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田应用乙缩调节剂防病增产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1991~1994年连续4a应用乙缩调节剂对棉花进行化学去早蕾和调控的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安徽沿江棉区棉花应用乙烯利1000~1500mg/kg+缩节胺100mg/kg,每公顷375~600kg药液,只喷棉株周围,其控制烂铃率效果达55.03%~77.30%,降低烂铃指数防效15.21%~15.84%,籽棉和皮棉增产效果分别为26.12%~32.79%和26.86%~32.99%,防病增产效果极显著。1994年采用试验结果进行示范:烂铃防效为61.15%,皮棉增产8.18%。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棉田应用乙缩调节剂是一项减轻棉花烂铃,提高产量的优质高产、高效的植棉新技术。

关键词: 棉花;烂铃;乙缩调节剂

栽培因子对棉花烂铃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4

摘要: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安徽沿江棉区棉花的移栽密度、施氮量、施磷钾肥量、去除早蕾数及喷缩节胺量与棉花烂铃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研究。建立了棉花烂铃率和烂铃指数对五项栽培因子反应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解析。结果表明:模型极显著,与实际相吻合,五项栽培因子对棉花烂铃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同时因子间存在着互作效应。此模型可作为近似气候年份棉花烂铃的预测模式。

关键词: 棉花;烂铃率;烂铃指数;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因子对棉花烂铃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

棉花学报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安徽沿江棉区棉花的移栽密度、施氮量、施磷钾肥量、去早蕾数及喷缩节安量与棉花烂铃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研究,建立了棉花烂铃率和烂铃指数对5项栽培因子反应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解析。结果表明,模型极显著,并与实际相吻合,5项栽培因子对棉花烂铃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同时因子间存在着互作效应。此模型可作为近似气候年份棉花烂铃的预测模式。

关键词: 棉花,烂铃率,烂铃指数,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模糊综合评判技术预测棉红铃虫发生量

昆虫知识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六个数学模型预测棉红铃虫二代发生量,结果表明:模型Ⅳ、模型Ⅴ及综合决策模型(模型Ⅵ)效果最好,历史符合率均达1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