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用硼饥饿 (水培 )法对 2 5个甘蓝型油菜品种 (系 )幼苗期耐低硼能力进行了研究 ,表明不同品种(系 )之间在耐低硼能力上确实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幼苗存活率、单株叶面积、生物学性状总均值可作为筛选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耐低硼能力
生物学特性
选择
《安徽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皖油 16号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通过杂交选育途径育成的甘蓝型双低 (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 ,下同 )油菜新品种。 1997~ 1999年先后参加并顺利通过安徽省甘蓝型油菜新品种 (系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2 0 0 0年 1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笔者主要介绍其选育方法和主要特征特性 ,并提出了大面积应用推广应掌握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双低油菜
高产抗病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试验表明 :油菜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解决晚茬迟播油菜晚茬不晚苗的矛盾 ,可增 (保 )温、保墒 ,改善油菜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条件 ,提高油菜秧苗素质和生长发育速度。试验表明 :直播盖膜和移栽盖膜分别较露地栽培 (CK)增产 8.0 4%和 8.9%。油菜覆膜栽培的主要技术是 :精细整地 ,施足基肥 ;及时破膜 ,精细管理 ;土壤足墒时移栽等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地膜覆盖
增温
保墒
产量性状
《安徽农学通报
》
2000
摘要:研究了甘蓝型优质油菜在直播、育苗移栽两种栽培方式下 ,采用地膜覆盖对其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对油菜具有增 (保 )温、保墒、促进油菜生育进程、优化产量性状、显著提高产量的作用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地膜覆盖
增温
保墒
产量性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搜集和整理了我国“六五”以来,15a 间国内育成的63 个单、双低优势油菜新品种主要细胞质来源和遗传背景,并针对选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这对于防止因遗传背景狭窄,细胞质过分单一而可能造成的产量、抗性水平降低等问题,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油菜;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甙;遗传背景;亲本基因
《安徽农学通报
》
1998
摘要:1材料和方法1.1参试油菜品种共8个,用A表示,品种基本来自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A1A2A3A4A5A6A7A8(CK)皖油5号609698-1413271143911KW-33秦油2号1.2密度。共3个水平,用B表示。代号密度万株/ha株距cm行距...
关键词:
油菜,品种,密度,氮肥
《中国农学通报
》
1997
摘要:综合简化栽培技术可使油菜秧苗素质提高,苗期对蚜虫、菜青虫及后期对菌核病有防治作用,抗逆性增强,千粒重提高,产量增加。同时,省工、劳动强度降低,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油菜,综合简化栽培,秧苗素质,防治病虫
《安徽农学通报
》
1997
《安徽农业科学
》
1997
摘要:研究了不同施硼水平与优质双低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土壤中N、P、K和B含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油菜苗期和盛花期,土壤含N量随施B量增加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蕾薹期土壤含N量随施B量增加而先降后升,土壤含K量相反;成熟期土壤含N、K量随施B量增加而增加。在油菜苗期和蕾薹期,土壤含P量随施B量增加而增加;盛花期却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成熟期又相反。在油菜苗期,土壤含K量随施B量增加而减小,盛花期却相反。在油菜各个生育时期,土壤含B量均随施B量的增加而增大,且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土壤含B量逐渐下降。
关键词:
双低油菜;施硼量;营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