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夏桂平(精确检索)
作者:夏槃(精确检索)
作者:纪淑仁(精确检索)
2条记录
黑卵蜂(Telenomus spp)寄生豆天蛾卵在大豆田的空间分布型

安徽农业科学 1988

摘要:豆天蛾是我国黄淮地区夏大豆的主要害虫,近几年来连年为害,普遍严重.1985年,安徽省阜阳地区豆天蛾成虫大发生,后经作者定株系统调查,发现豆天蛾卵寄生率达90%以上,其中黑卵蜂(Tele-nomus spp) 寄生率达82.1%,是豆天蛾卵寄生蜂的优势种群,有效地控制了豆天蛾幼虫的发生量.因此,在制定大豆害虫的综合治理策略和措施中,应重视豆天蛾卵寄生蜂的发生数量,注意加强保护和利用. 掌握黑卵蜂种群寄生豆天蛾在一定环境内的空间分布结构,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生活习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选用相应的田间取样技术和调查资料的数理统计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蟋蟀的药剂防治初步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88

摘要:1985年以来,蟋蟀在我省淮北地区大发生.发生面积估计在1200万亩以上,每平方米见虫6~20头,发生重的地块每平方米见虫30~40头.发生种类在4种以上,其优势种是油葫芦(Grgllus teslaceusWalker) 和大扁头蟋蟀(Loxoblemmusdoenitizi stein) 两种.其危害期长,食性杂,食量大,成虫若虫均可为害,因而严重地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据作者等1987年在蒙城、濉溪、宿县抽样170亩大豆调查,蟋蟀食粒率平均为4.15%,产量平均下降3.67%.为害最严重的3亩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