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喷雾器喷洒均三嗪二酮对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效应
《安徽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1980~1981年我所在对小麦化杀新药一均三嗪二酮的试验中发现,一定浓度的药液,用小型卫生喷筒喷洒,可重演上一年的试验结果;而使用大喷雾器,则出现严重的药害.分析原因,初步认为:可能是由于大、小喷雾器之间出水量相差较大,单株受药绝对量不同所造成,因而感到用大型喷雾器喷洒均三嗪二酮的最佳浓度必须进一步研究.为此,在本试验年度内,我们分别用大(背负式)、小(卫生喷筒) 两种不同的喷雾器进行喷洒试验,观察对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效应. 一、材料和方法1981年秋播时,选择宁麦701、73—17、泰山1号和马场2号为供试品种,小区行长6尺,行距1尺,株距1寸,均匀条播. 喷洒剂量:均三嗪二酮采用1000、2000、3000、4000、5000、6000和8000PPM,乙烯利采用6000PPM.
红颈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一、分布及危害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 Falder-man) 在安徽省桃产区普遍发生,为害严重,从南部山区歙县、屯溪、宁国至淮北平原砀山、萧县等地,因受害而毁园者屡见不鲜.据1980年在江淮丘陵地区肥西、六安、合肥等地调查,10年生大树受害株率达60.56%,3年生小树达9%,严重者如15年生白凤桃单株,两年挖取幼虫103条,害情之重,对桃树的生产和发展极为不利.
细绿萍的有性繁殖及其综合利用
《安徽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细绿萍又名满江红,是一种固氮能力很强的水生绿肥良种.我所于1978年从江西省农科院引进,通过四年来的试验观察及各地示范推广,都证明细绿萍具有体大、高产、优质、耐寒、耐肥,能湿生,结孢率高而稳定,雌性比例大等优点.它既是好肥料,又是优质的青饲料,还可用作沼气池的发酵原料,在农牧业生产上有着提供"三料"的巨大潜力. 但细绿萍不耐高温,越夏困难.据1979年观察,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当水温连续4天在39—41℃时,其伤亡率为42.1%,当水温再连续4天上升到40—43℃时,伤
玉米幼穗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安徽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发展很快,在生产实践上的重要意义日益显著.粮食作物的组织培养更为人所重视.利用花药培养玉米纯合自交系已在我国首先取得成功,并开始应用于育种实践.Green等进行玉米幼胚、盾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但培养未成熟花序没有获得成功.笔者进行玉米幼穗培养得到了再生完整植株,这可能为建立玉米无性繁殖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现择要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材料用本所杂粮室配制的"肖纱3-2×330"玉米杂交种.取田间生长植株的幼穗(长10毫米左右),以10%双氧水消毒10~15分钟,切成2~3毫米切段,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一般每管接种2~3块外植体.诱导培养,在30—32℃中分别进行暗培养和光培养(自然光).分化
茶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研究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茶小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 FisherVon Roslerstamm) 属鳞翅目卷叶蛾科,国内各地均有分布,为害茶、油茶、苹果、梨等经济植物.在我省江南丘陵茶区每年发生4~5代,危害较为严重.幼虫吐丝卷结嫩叶成苞,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是茶叶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多年来,由于偏重化学农药防治,用药次数频繁,用药量增大,害虫抗药性增强,伤害自然天敌,为害日益猖獗,而且茶叶农药残留量偏高,影响对外贸易.因此,急需加强生物防治措施的研究. 1979年9月,在国营敬亭山茶场生防站茶园及室内饲养中发现茶小卷叶蛾自然罹病死亡.我们采集虫尸经分离提纯、进行感染试验、电镜观察确定为茶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研究结果证明,茶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对低龄幼虫感染效果可达90%以上,田间防治试验效果可达80%左右.寄主专一性很强,对桑蚕等其他昆虫未见有致病性,因而将有可能作为茶小卷叶蛾害虫的一种有效的微生物杀虫剂.
长江流域粳型杂交水稻的选育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粳型杂交水稻因辽宁省农科院1975年首先育成黎优57 (黎明A×C_(57)) 而突破,并用于生产.但由于北方杂交粳稻是中粳类型,引入我省作双季晚粳种植,熟期缩短,秧龄弹性小,优势难以发挥.因此,我们从1977年以来,在借鉴兄弟单位选育经验及育种材料的基础上,开展了长江流域杂交粳稻新组合的选育.目的是为了适应我省以早籼晚粳为主体的熟制需要,从双晚利用杂种优势的角度来扩大杂交稻种植区域,提高单产,为改变我省双晚产量低而不稳的现状提供经济有效措施.经五年九代选育,目前已初步育成10个新不育系和5个新恢复系,并从配制的一批新组合中,经全省预试鉴定出两个强优组合,获得一些有希望的材料.现综合报告如下:
安徽淮北地区水稻生产调查报告
《安徽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安徽省淮北地区现有耕地面积3,312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将近一半.除沿淮、沿河及部分低洼易涝地区种植一部分水稻外,是我省主要旱作区. 水稻在淮北地区发展的前景如何? 怎样布局和提高产量? 是当前淮北地区农业生产需要明确的问题.为此,近两年来,我们先后在凤台、怀远、五河、固镇、宿县、萧县、砀山、阜南、阜阳、蒙城等地,进行了调查,参阅以往资料,现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一、淮北地区水稻生产历史及现状淮北地区种稻历史悠久,据阜阳县志记载,沿淮洪洼地和润河下游,在宋代即有
试谈畜牧区划的几个问题
《安徽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农业要现代化,就必须实行农业自然区域划分(以下简称农业区划),这是一个客观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区划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畜牧区划是综合农业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宏观研究.它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广阔范畴,诸如自然条件、畜禽(牧草饲料) 资源,社会经济状况、生产技术条件、畜牧业结构和布局、食物构成、畜产品加工、生态平衡、以及畜牧经营管理等等.下面就畜牧区划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畜牧区划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太谷核不育小麦初探
《安徽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太谷核不育小麦是山西省太谷县水秀公社郭家堡大队高忠丽同志于1972年从山西农业大学引进的一个杂交后代中发现的一株无芒不育株,属"无花粉型",1979年经中国农科院邓景阳等同志鉴定为显性单基因控制的小麦雄性不育材料.特点是:不育株上获得的种子,后代在育性分离上没有中间类型,不是全株可育,就是全株不育,总是趋于1:1,可育株育性不再分离.利用这一特性,将太谷核不育小麦作为杂交手段在小麦育种上加以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980年我们获得了部分自由授粉的不育株种子.为了更好地进行利用,对其农艺性状、开花习性和有关杂交授粉技术,进行了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对我省常规稻育种工作的回顾及体会
《安徽农业科学 》 1982
摘要:一、育种概况建国以来,我省水稻育种工作,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从1949年至1955年,一季稻为主时期,重点整理了4,700份农家品种,鉴定和推广其中比较早熟、高产的早稻五十子、六十子,中稻三扎齐、天生稻、鸡爪籼、大叶稻、靠山黄(滁县地区)、齐头白(沿淮两岸),晚稻小冬稻、小红稻、小麻稻、麻籼晚等品种,引进鉴定推广了一些良种,如中籼胜利籼、中农4号等.当时的高秆良种,一般亩产400~500斤.全省中稻单产高于早、晚稻,呈现"中高、早晚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