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次性减量施用缓控释肥对机采棉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CSCD
摘要:为探讨一次性减量施用缓控释肥对机采棉氮磷钾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获得适宜安徽沿江棉区的机采棉最佳施肥量,根据"3414"肥料试验方案,以棉花品种‘中915’为材料,设计氮磷钾3因素4施肥水平的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棉花单株结铃数、单铃重等均高于不施肥对照(CK),各施肥处理皮棉产量为834.83~1443.35 kg/hm2,较CK增加了37.9%~138.4%,N2P2K2处理(N 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120 kg/hm2)的皮棉产量最高。棉花单株氮累积量各施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增加了37.2%~79.4%,氮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以N2P2K2处理最大。棉花单株磷素累积量各施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增加了8.1%~53.5%,N1P1K2处理(N 75 kg/hm2、P2O537.5 kg/hm2、K2O 120 kg/hm2)最大,N2P2K2处理次之。棉花单株钾累积量施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增加了29.9%~97.0%,以N2P2K3处理(N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180 kg/hm2)最大,其次为N2P3K2(N 150 kg/hm2、P2O5112.5 kg/hm2、K2O120 kg/hm2)、N2P2K2。综合来看N2P2K2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表现最好。结合养分吸收和产量构成相关数据综合分析,推荐在安徽沿江棉区机采棉模式种植可采用缓控释肥一次性减量施用,氮肥纯养分施用量为N 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120 kg/hm2。
关键词: 机采棉 “3414”设计 养分吸收 产量及产量构成 最佳施肥量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工作经验体会与思考
《安徽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总结了参加国家及安徽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工作的经验、体会和思考,主要有:爱岗敬业、团队稳定和人才培养是保障;深入调研、掌握实情和找准问题是基础;岗站合作、纵横结合核心技术集成创新是关键;技术产品化和技术标准化是抓手;科技培训、基地建设和成果可视化是手段;对接政府和经营主体,聚焦全产业链,服务产业竞争力提升是根本。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体会与思考 棉花
无人机在棉田管理中的应用
《农学学报 》 2021
摘要:棉花是国内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纺织工业原料,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但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现代植棉业发展缓慢,特别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一家一户的棉花种植规模小、效率低。近年来,国内农用无人机产业快速发展,农用无人机技术是发展智慧农业的有效保障手段之一,它为棉花产业向机械化、智能化升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通过对农用无人机应用发展现状,及其在棉花病虫草害防控、化学调控、脱叶催熟等田间管理应用情况进行概述,提出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展望,以期为推动国内棉田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依据。
聚乳酸包膜尿素养分释放特征及数学模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以聚乳酸为包膜材料,分别采用溶液浇铸法和流化床包膜法制备了聚乳酸薄膜和包膜尿素颗粒,测定了氮养分和水蒸气对聚乳酸薄膜的渗透系数。根据测试数据,使用SHAVIV等提出的数学模型,研究建立了以温差为依据的分段数学模拟方法,预测了聚乳酸包膜尿素氮养分累积释放性能。分段数学模拟预测法与田间试验法结果相比,平均绝对偏差为1.74%,平均相对偏差为3.01%。研究结果表明:采用SHAVIV等提出的数学模型并分段模拟的方法可较好地预测包膜肥料养分释放特征,对于聚合物包膜肥料膜材料的筛选和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次性减量施用控释肥对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施用一次性减量控释肥与常规肥料对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及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一次性减量施用控释肥对棉花化肥减施增效的作用,为棉花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多重复田间试验,利用CI-110等仪器研究施用不同用量的控释肥和常规肥料条件下,棉花冠层结构、光合性能、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等参数变化.[结果]一次性减量施用控释肥能保持棉花中后期较高的叶面积指数、提高中下层透光性、增强光能截获能力、减少群体漏光损失,延缓叶片老化和光合功能衰退速率.各处理棉花盛花期、吐絮前期LAI与棉花总成铃数、单铃重及产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盛铃期与棉花僵烂铃比重极显著相关.研究一次性减N25%施用控释肥处理比一次性全量施用控释肥处理平均增产2.89%、比全量施用常规肥料处理平均增产5.53%、比减N 25%施用常规肥料处理平均增产14.89%、比不施氮肥对照平均增产50.96%.[结论]一次性减量施用控释肥可以构建合理的棉花群体冠层结构,增加棉花单株成铃数及产量,减少氮肥投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一次性减N 25%施用控释肥(225 kg/hm2)为安徽省沿江棉区杂交棉适宜的氮肥用量.
油-棉连作棉田油菜秸秆覆盖对棉田杂草发生及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动态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在安徽省沿江棉区开展了油菜秸秆覆盖对棉田杂草发生、棉花生长及土壤杂草种子库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油菜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对棉田杂草的抑制效果增强。与未覆盖秸秆且不除草处理相比较,7000 kg/hm~2秸秆覆盖量处理棉花单株铃数和子棉产量显著提高。7000 kg/hm~2秸秆覆盖量处理在覆盖后30、60、120天逐步减少0~20 cm土层杂草种子库密度,与全程除草剂处理较一致;随着覆盖量减少,对0~20 cm土层杂草种子库密度的降低幅度减小。全程除草剂处理降低0~5 cm土层杂草种子库多样性,而油菜秸秆覆盖则可能增加0~5 cm土层的杂草种子库多样性。3500 kg/hm~2覆盖量+秸秆覆盖30天后喷施除草剂处理的抑草效果和增产效果与全程除草剂处理较一致。因此,在安徽省沿江棉区油-棉连作棉田推荐使用3500 kg/hm~2油菜秸秆覆盖量+秸秆覆盖30天后喷施除草剂。
油菜秸秆对5种杂草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化感效应
《杂草学报 》 2020
摘要:为探索油菜(Brassica napus L.)秸秆在防治杂草方面的潜力,以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 Scop.]、旱稗[Echinochloa hispidula(Retz.) Nee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和醴肠(Eclipta prostrata(L.) L.]为受体,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油菜秸秆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5种杂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50.0 g/L油菜叶和主茎水浸提液处理抑制马唐、反枝苋和醴肠的发芽率,延长它们的平均发芽时间;250.0 g/L油菜叶和主茎水浸提液处理降低马齿苋发芽率,对它的平均发芽时间没有明显影响;250.0 g/L油菜叶水浸提液处理对旱稗发芽率和平均发芽时间均没有显著影响,该浓度主茎水浸提液降低旱稗发芽率,延长旱稗的平均发芽时间;125.0 g/L根水浸提液处理抑制马唐、反枝苋和醴肠发芽率,延长它们的平均发芽时间,具化感抑制效应。250.0 g/L油菜叶、主茎水浸提液处理和125.0 g/L根水浸提液处理均抑制5种杂草的根长;15.6 g/L叶水浸提液处理对马唐和醴肠、15.6 g/L主茎水浸提液处理对反枝苋、7.8 g/L根水浸体液处理对反枝苋、旱稗的根生长有促进作用。不同浓度油菜根、主茎和叶水浸提液对5种杂草茎生长的化感作用存在差异。总体上看,油菜叶水浸提液对旱稗和醴肠的化感综合抑制效应较强;根水浸提液对醴肠的化感综合抑制作用较强。主茎水浸提液对醴肠和马齿苋的化感综合抑制效应较强。